双重吸热式蒸汽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42476发布日期:2024-04-25 10:27阅读:14来源:国知局
双重吸热式蒸汽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蒸汽发生装置生产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双重吸热式蒸汽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1、蒸汽发生器是一种可以将水加热成为热水或蒸汽的机械设备。按照燃料类型,蒸汽发生器可以分为燃煤蒸汽发生器、燃气蒸汽发生器、电蒸汽发生器等。上述蒸汽发生器存在一个通病,就是能耗较大,使用成本太高。

2、公开号为“cn113375135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空气源热泵的电磁感应式蒸汽发生器,包括预热机构,供水泵输出端固定连接水箱式冷凝器的进水端;输水泵输入端固定连接水箱式冷凝器的出水端;蒸汽发生器底端进水口固定连接输水泵的输出端;预热机构包括有风机,风机固定连接在定位台上;蒸发器设在风机的后侧;气液分离器输入端固定连接蒸发器的工质出口;压缩机固定连接在气液分离器输出端;水箱式冷凝器的冷凝管输入端固定连接压缩机的输出端。

3、上述专利通过预热和二次加热的方式降低了蒸汽发生时的功率,减少因瞬间产生过多的热能而无法充分吸收,具有节能效果。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上,上述结构想要通过一级换热使水加热至80-95℃,需要多次循环才能实现,这会导致设备启动时间长,且蒸汽的发生仍然需要依靠蒸汽发生器再次加热,使得设备启动很长一段时间后才会有蒸汽产生,节能效果不佳,且蒸汽发生效果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重吸热式蒸汽发生装置,其采用三级换热单元两次吸收空气中的热量,实现了仅通过三级换热单元即可将水加热成130℃左右的蒸汽,使设备在短时间内启动即可产生蒸汽,且蒸汽量大,输出稳定,再配合电磁加热机构,在极节能的情况下,即可轻松实现150-180℃蒸汽的供应。

2、所述的双重吸热式蒸汽发生装置,包括一级水氟换热单元、二级氟氟换热单元和三级水氟换热单元,一级水氟换热单元包括氟路循环通道一和水路循环通道一,二级氟氟换热单元包括氟路循环通道二和氟路循环通道三,三级水氟换热单元包括氟路循环通道四和水路循环通道二,氟路循环通道一和氟路循环通道二分别与翅片蒸发器连接,氟路循环通道三与氟路循环通道四连通,水路循环通道一与水路循环通道二连通,水路循环通道二与电磁加热机构连接。

3、优选地,所述一级水氟换热单元包括一级压缩机、一级分离器、第一节流阀和水氟换热器一,水氟换热器一内设有氟路换热通道一和水路换热通道一,氟路循环通道一为氟路换热通道一、第一节流阀、翅片蒸发器、一级分离器和一级压缩机形成的回路。

4、优选地,所述水路循环通道一包括水泵和水路换热通道一,水路换热通道一的一端通过水泵与供水系统连接,水路换热通道一的另一端与水路循环通道二连通。

5、优选地,所述二级氟氟换热单元包括二级压缩机、二级分离器、氟氟换热器和第二节流阀,氟氟换热器内设有氟路换热通道二和氟路换热通道三,氟路循环通道二为氟路换热通道二、第二节流阀、翅片蒸发器、二级分离器和二级压缩机形成的回路。

6、优选地,所述三级水氟换热单元包括三级压缩机、三级分离器、水氟换热器二和第三节流阀,水氟换热器二内设有氟路换热通道四和水路换热通道二,氟路换热通道三、三级分离器、三级压缩机、氟路换热通道四和第三节流阀连通形成回路。

7、优选地,所述水路循环通道二包括水路换热通道二,水路换热通道二的一端通过阀门与电磁加热机构连接,水路换热通道二的另一端与水路换热通道一的水路一出口连通。

8、优选地,所述电磁加热机构包括一个以上的电磁加热桶,电磁加热桶上端通过法兰密封连接有球冠状的集汽包,集汽包上部设有出汽管,电磁加热桶下端设有进水管,进水管与水路换热通道二连通,电磁加热桶内部设有与集汽包相对应的排汽罩,排汽罩上开设有排汽孔,电磁加热桶的外壁包裹有绝缘保温层,绝缘保温层外部缠绕有电磁线圈,电磁线圈外部粘贴有屏蔽磁条。

9、优选地,所述出汽管上安装有温度显示器和用于泄压的调节阀。

10、优选地,所述电磁加热桶底部设有排污管。

11、优选地,所述电磁加热桶上设有液位计。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实用新型利用空气能为氟路换热通道一和氟路换热通道二补热,节能的同时提高了热效率,其中,氟路换热通道一通过一次换热可将水路换热通道一内的常温水升温至40-60℃,氟路换热通道二吸收空气热量,可以将氟路换热通道三中的低温低压制冷剂升温至60℃上,大大减小了三级压缩机的工作量,从而使升温速度得到提升,缩短了设备启动时间;

14、2、本实用新型两次吸收空气中的热量,实现了仅通过三级换热单元即可将水加热成130℃左右的蒸汽,使设备在短时间内启动即可产生蒸汽,且蒸汽量大,输出稳定,再配合电磁加热机构,在极节能的情况下,即可轻松实现150-180℃蒸汽的供应。

15、3、本实用新型热效率高,蒸汽发生效果更稳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双重吸热式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级水氟换热单元、二级氟氟换热单元和三级水氟换热单元,一级水氟换热单元包括氟路循环通道一和水路循环通道一,二级氟氟换热单元包括氟路循环通道二和氟路循环通道三,三级水氟换热单元包括氟路循环通道四和水路循环通道二,氟路循环通道一和氟路循环通道二分别与翅片蒸发器(2)连接,氟路循环通道三与氟路循环通道四连通,水路循环通道一与水路循环通道二连通,水路循环通道二与电磁加热机构(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重吸热式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水氟换热单元包括一级压缩机(8)、一级分离器(7)、第一节流阀(13)和水氟换热器一(3),水氟换热器一(3)内设有氟路换热通道一和水路换热通道一,氟路循环通道一为氟路换热通道一、第一节流阀(13)、翅片蒸发器(2)、一级分离器(7)和一级压缩机(8)形成的回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重吸热式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路循环通道一包括水泵和水路换热通道一,水路换热通道一的一端通过水泵与供水系统连接,水路换热通道一的另一端与水路循环通道二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重吸热式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氟氟换热单元包括二级压缩机(10)、二级分离器(9)、氟氟换热器(4)和第二节流阀(14),氟氟换热器(4)内设有氟路换热通道二和氟路换热通道三,氟路循环通道二为氟路换热通道二、第二节流阀(14)、翅片蒸发器(2)、二级分离器(9)和二级压缩机(10)形成的回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重吸热式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级水氟换热单元包括三级压缩机(12)、三级分离器(11)、水氟换热器二(5)和第三节流阀(15),水氟换热器二(5)内设有氟路换热通道四和水路换热通道二,氟路换热通道三、三级分离器(11)、三级压缩机(12)、氟路换热通道四和第三节流阀(15)连通形成回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重吸热式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路循环通道二包括水路换热通道二,水路换热通道二的一端通过阀门与电磁加热机构(6)连接,水路换热通道二的另一端与水路换热通道一的水路一出口(302)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重吸热式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加热机构(6)包括一个以上的电磁加热桶(601),电磁加热桶(601)上端通过法兰密封连接有球冠状的集汽包(606),集汽包(606)上部设有出汽管(607),电磁加热桶(601)下端设有进水管(610),进水管(610)与水路换热通道二连通,电磁加热桶(601)内部设有与集汽包(606)相对应的排汽罩(604),排汽罩(604)上开设有排汽孔(605),电磁加热桶(601)的外壁包裹有绝缘保温层(602),绝缘保温层(602)外部缠绕有电磁线圈(603),电磁线圈(603)外部粘贴有屏蔽磁条(60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重吸热式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汽管(607)上安装有温度显示器(612)和用于泄压的调节阀(613)。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重吸热式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加热桶(601)底部设有排污管(611)。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重吸热式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加热桶(601)上设有液位计(608)。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重吸热式蒸汽发生装置,其属于蒸汽发生装置领域。它主要包括一级水氟换热单元、二级氟氟换热单元和三级水氟换热单元,一级水氟换热单元包括氟路循环通道一和水路循环通道一,二级氟氟换热单元包括氟路循环通道二和氟路循环通道三,三级水氟换热单元包括氟路循环通道四和水路循环通道二,氟路循环通道一和氟路循环通道二分别与翅片蒸发器连接,氟路循环通道三与氟路循环通道四连通,水路循环通道一与水路循环通道二连通,水路循环通道二与电磁加热机构连接。本技术两次吸收空气中的热量,使设备在短时间内启动即可产生蒸汽,且蒸汽量大、输出稳定,再配合电磁加热机构,可轻松实现150?180℃蒸汽的供应。

技术研发人员:苏晓明,刘万青,张琪
受?;さ募际跏褂谜撸?/b>山东金亿家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27
技术公布日:2024/4/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
imtoken助记词怎么填-imtoken钱包没有收益-imtoken矿工费太贵了-im钱包官网:token.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