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用余热收集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104438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一种锅炉用余热收集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收集装置,尤其是一种锅炉用余热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对于锅炉而言,不论是燃煤锅炉还是燃油锅炉,都存在热效率较低的问题,其中,排烟损失是锅炉热效率最大的一项损失,大量热能随着烟气排放到大气中而浪费掉,目前也存在余热回收装置,但其存在回收效果差、无法回收煤焦油及使用一段时间后难以清理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锅炉用余热收集装置,它可回收锅炉烟气的余热及烟气中的煤焦油,水管清理方便,使用简单工具即可清除去水管中的结垢,无需使用化学药剂或专用工具清除结垢,换热效果高,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4]一种锅炉用余热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罩盖、右罩盖、左连接板、右连接板、外壳、水管和若干块平行设置的烟气挡板,所述左罩盖与左连接板围成冷水仓,所述左罩盖底部具有与冷水仓相连通的冷水进口,所述右罩盖与右连接板围成热水仓,所述右罩盖的顶部具有与热水仓相连通的热水出口,所述外壳的底面为向中间倾斜的V字形,所述外壳底部最低处具有煤焦油回收口,所述煤焦油回收口处可拆卸连接有堵塞,所述外壳的后部具有进烟口,前部具有出烟口 ;所述外壳与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共同围成容烟腔,一部分烟气挡板的固接端固接于左罩盖的右端面上,其自由端与右罩盖的左端面形成供烟气通过的第一缺口 ;剩余的烟气挡板的固接端固接于右罩盖的左端面上,其自由端与左罩盖的右端面形成供烟气通过的第二缺口 ;所述第一缺口与第二缺口依次交错排布,所述水管左端与左连接板相固接,右端与右连接板相固接,并且水管将冷水仓和热水仓相连通;所述水管设置于相邻烟气挡板之间,所述烟气挡板顶部与外壳的顶部内侧面相固接,底部与外壳的底部内侧面相固接;所述烟气挡板的底部中心处形成用于供煤焦油流入煤焦油回收口的槽口。
[0005]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左罩盖与左连接板可拆卸连接,所述右罩盖与右连接板可拆卸连接,所述水管为直管。
[0006]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还包括若干个氨水喷头、喷淋管道和用于将氨水喷头喷射的水流进行反射喷至外壳顶部内侧面的底盆,所述喷淋管道通过与氨水喷头一一对应的三通阀与氨水喷头相连通,所述氨水喷头设置于外壳的顶部处并位于相邻烟气挡板之间,所述外壳的顶部为向上隆起的弧形面,所述底盆通过连接件固接于氨水喷头的正下方。
[0007]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可回收锅炉烟气的余热及烟气中的煤焦油,水管清理方便,使用简单工具即可清除去水管中的结垢,无需使用化学药剂或专用工具清除结垢,换热效果高。
【附图说明】
[0008]图1: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09]图2:本实用新型的内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0]图3:本实用新型所述底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2]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锅炉用余热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罩盖10、右罩盖11、左连接板12、右连接板13、外壳14、水管16和若干块平行设置的烟气挡板15,所述左罩盖10与左连接板12围成冷水仓30,所述左罩盖10底部具有与冷水仓30相连通的冷水进口 20,所述右罩盖11与右连接板13围成热水仓31,所述右罩盖11的顶部具有与热水仓31相连通的热水出口 21,所述外壳14的底面为向中间倾斜的V字形,所述外壳14底部最低处具有煤焦油回收口 44,所述煤焦油回收口 44处可拆卸连接有堵塞45,所述外壳14的后部具有进烟口 40,前部具有出烟口 41 ;所述外壳14与左连接板12和右连接板13共同围成容烟腔42,一部分烟气挡板15的固接端固接于左罩盖10的右端面上,其自由端与右罩盖η的左端面形成供烟气通过的第一缺口 46 ;剩余的烟气挡板15的固接端固接于右罩盖11的左端面上,其自由端与左罩盖10的右端面形成供烟气通过的第二缺口 47 ;所述第一缺口 46与第二缺口 47依次交错排布(如图2所示),所述水管16左端与左连接板12相固接,右端与右连接板13相固接,并且水管16将冷水仓30和热水仓31相连通;所述水管16设置于相邻烟气挡板15之间,所述烟气挡板15顶部与外壳14的顶部内侧面相固接,底部与外壳14的底部内侧面相固接;所述烟气挡板15的底部中心处形成用于供煤焦油流入煤焦油回收口 44的槽口 43。
[0013]优选的,所述左罩盖10与左连接板12可拆卸连接,所述右罩盖11与右连接板13可拆卸连接,所述水管16为直管。通过上述设计,可方便清理水管16,清理时只需先拆卸下左罩盖10和右罩盖11,通过直铁杆疏通水管16即可,可方便除去水管16中附着的水垢。
[0014]如图1和图3所示,进一步,还包括若干个氨水喷头19、喷淋管道17和用于将氨水喷头19喷射的水流进行反射喷至外壳14顶部内侧面的底盆20,所述喷淋管道17通过与氨水喷头19 一一对应的三通阀18与氨水喷头19相连通,所述氨水喷头19设置于外壳14的顶部处并位于相邻烟气挡板15之间,所述外壳14的顶部为向上隆起的弧形面,所述底盆20通过连接件固接于氨水喷头19的正下方。底盆将氨水喷头19喷射的水流进行反射喷至外壳14顶部内侧面,然后沿外壳14顶部内侧面向四周流下清理容烟腔42。
[0015]通过上述设计,烟气由进烟口 40进入容烟腔42在容烟腔42中由于烟气挡板15的作用做S形流动,同时冷水由冷水仓30进入水管16,烟气在冷却过程中会冷凝出煤焦油,煤焦油会沿着竖直的烟气挡板15流下通过槽口 43流至煤焦油回收口 44处,完成煤焦油的收集。
[0016]上面以举例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凡基于本实用新型所做的任何改动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さ姆段?。
【主权项】
1.一种锅炉用余热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罩盖(10)、右罩盖(11)、左连接板(12)、右连接板(13)、外壳(14)、水管(16)和若干块平行设置的烟气挡板(15),所述左罩盖(10)与左连接板(12)围成冷水仓(30),所述左罩盖(10)底部具有与冷水仓(30)相连通的冷水进口(20),所述右罩盖(11)与右连接板(13)围成热水仓(31),所述右罩盖(11)的顶部具有与热水仓(31)相连通的热水出口(21),所述外壳(14)的底面为向中间倾斜的V字形,所述外壳(14)底部最低处具有煤焦油回收口(44),所述煤焦油回收口(44)处可拆卸连接有堵塞(45),所述外壳(14)的后部具有进烟口(40),前部具有出烟口(41);所述外壳(14)与左连接板(12)和右连接板(13)共同围成容烟腔(42),一部分烟气挡板(15)的固接端固接于左罩盖(10)的右端面上,其自由端与右罩盖(11)的左端面形成供烟气通过的第一缺口(46);剩余的烟气挡板(15)的固接端固接于右罩盖(11)的左端面上,其自由端与左罩盖(10)的右端面形成供烟气通过的第二缺口(47);所述第一缺口(46)与第二缺口(47)依次交错排布,所述水管(16)左端与左连接板(12)相固接,右端与右连接板(13)相固接,并且水管(16)将冷水仓(30)和热水仓(31)相连通;所述水管(16)设置于相邻烟气挡板(15)之间,所述烟气挡板(15)顶部与外壳(14)的顶部内侧面相固接,底部与外壳(14)的底部内侧面相固接;所述烟气挡板(15)的底部中心处形成用于供煤焦油流入煤焦油回收口 (44)的槽口(4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用余热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罩盖(10)与左连接板(12)可拆卸连接,所述右罩盖(11)与右连接板(13)可拆卸连接,所述水管(16)为直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用余热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个氨水喷头(19)、喷淋管道(17)和用于将氨水喷头(19)喷射的水流进行反射喷至外壳(14)顶部内侧面的底盆(20),所述喷淋管道(17)通过与氨水喷头(19) 一一对应的三通阀(18)与氨水喷头(19)相连通,所述氨水喷头(19)设置于外壳(14)的顶部处并位于相邻烟气挡板(15)之间,所述外壳(14)的顶部为向上隆起的弧形面,所述底盆(20)通过连接件固接于氨水喷头(19)的正下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收集装置,尤其是一种锅炉用余热收集装置。其包括:左罩盖、右罩盖、左连接板、右连接板、外壳、水管和若干块平行设置的烟气挡板,左罩盖与左连接板围成冷水仓,右罩盖与右连接板围成热水仓。它可回收锅炉烟气的余热及烟气中的煤焦油,水管清理方便,使用简单工具即可清除去水管中的结垢,无需使用化学药剂或专用工具清除结垢,换热效果高。
【IPC分类】F23J15/04, F23J15/06
【公开号】CN205014400
【申请号】CN201520615091
【发明人】彭维信, 吕典程
【申请人】青岛老转村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2月3日
【申请日】2015年8月1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
imtoken助记词怎么填-imtoken钱包没有收益-imtoken矿工费太贵了-im钱包官网:token.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