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组件及换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75642发布日期:2024-04-25 11:02阅读:15来源:国知局
换热器组件及换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换热器,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换热器组件及换热结构。


背景技术:

1、板翅式换热器具有高效、紧凑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航空、制冷、空分等领域。传统的板翅式换热器主要由翅片、隔板和封条组成,通过这些零件装配出供换热介质流动的流道,然后通过焊接工艺进行不同零部件的连接。

2、目前,传统的板翅式换热器的封头(具有管通道)设计在换热器的中部位置,封头的管通道的端口正对着换热器的中部位置,使得板翅式换热器内部流动的流体主要在换热器的中部位置流动,而换热器两侧流体分配较少,存在严重分流不均的问题,这会造成换热器内部局部热应力集中,进而影响换热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器组件及换热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板翅式换热器的流量分配不均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换热器组件,其包括:换热器,换热器具有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换热器具有沿第二方向分布的多个流道,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每个流道的两端均分别贯穿换热器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以使流体介质自换热器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在多个流道内流动;分流件,分流件设置在换热器的第一端,分流件上设置有沿第二方向间隔分布的多个分流孔;每个流道与一个分流孔相对应,以使每个流道的第一端与相应的分流孔连通。

3、进一步地,分流孔的流通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或多边形;和/或多个分流孔中的至少两个分流孔的流通截面的大小相同或不同。

4、进一步地,多个分流孔包括中部分流孔和两个端部分流孔;自中部分流孔至每个端部分流孔的方向,分流孔的流通截面逐渐增大。

5、进一步地,中部分流孔两侧的分流孔的数量相等,中部分流孔两侧的分流孔相对于中部分流孔一一对称地设置。

6、进一步地,换热器组件还包括预设封边,预设封边设置在换热器的第二端;预设封边上设置有沿第二方向间隔分布的多个连通孔;每个流道与一个连通孔相对应,以使每个流道的第二端与相应的连通孔连通。

7、进一步地,多个连通孔包括中部连通孔;连通孔的流通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或多边形;和/或多个连通孔还包括两个端部连通孔;自中部连通孔至每个端部连通孔的方向,连通孔的流通截面逐渐增大;和/或中部连通孔两侧的连通孔的数量相等,中部连通孔两侧的连通孔相对于中部连通孔一一对称地设置;和/或多个连通孔与多个分流孔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连通孔和相应的分流孔相对设置。

8、进一步地,换热器组件还包括两个第一封边和两个第二封边,两个第一封边分别为分流件和预设封边,预设封边设置在换热器的第二端;换热器具有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三端和第四端;两个第二封边分别设置在换热器的第三端和第四端;每个第二封边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封边可拆卸地连接,以当每个第二封边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封边连接时,每个第二封边均与两个第一封边相对固定。

9、进一步地,在相互连接的一个第二封边和一个第一封边中,其中一个上设置有凸出部,另一个上设置有凹槽,凸出部卡设在凹槽内。

10、进一步地,换热器组件还包括两个隔板,两个隔板分别设置在换热器的上下两侧;和/或换热器为板翅式换热器。

11、进一步地,流道包括沿其延伸方向依次设置并连接的多个流道段,多个流道段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流道段和至少一个第二流道段;第一流道段的延伸方向均与第一方向平行;第二流道段为扰流道段。

12、进一步地,第二流道段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呈锐角设置;和/或流道包括第一流道组,第一流道组包括相邻两个流道段,相邻两个流道段均为第一流道段,相邻两个流道段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和/或流道包括第二流道组,第二流道组包括相邻三个流道段,相邻三个流道段均为第一流道段;相邻三个流道段分别为第一端部流道段、中间流道段和第二端部流道段,第一端部流道段的延伸方向和中间流道段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第二端部流道段的延伸方向和中间流道段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换热结构,其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叠置的多个上述的换热器组件。

14、进一步地,任意相邻两个换热器组件分别为上层换热器组件和下层换热器组件,上层换热器组件的换热器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分布方向与下层换热器组件的换热器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分布方向垂直。

15、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换热器组件包括换热器和分流件,换热器具有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换热器具有沿第二方向分布的多个流道;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每个流道的两端均分别贯穿换热器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以使流体介质自换热器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在多个流道内流动;每个流道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每个流道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朝向与换热器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朝向相同;分流件设置在换热器的第一端,分流件上设置有沿第二方向间隔分布的多个分流孔;每个流道与一个分流孔相对应,以使每个流道的第一端与相应的分流孔连通,进而使流体介质从相应的分流孔流入每个流道内。

16、具体实施过程中,流体介质流经换热器组件时,首先流经分流件上的多个分流孔,以实现对流体介质的分流,进而使得流体介质流入换热器时流量分配比较均匀,从而使得换热器的换热比较均匀;这样,还避免或减少了因流量分配不均而出现的热应力集中现象,进而避免或减少了热应力现象对换热器的影响;然后流体介质流入换热器的多个流道中??杉?,本申请的换热器组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板翅式换热器的流量分配不均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分流孔(311)包括中部分流孔(312)和两个端部分流孔;自所述中部分流孔(312)至每个所述端部分流孔的方向,所述分流孔(311)的流通截面逐渐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分流孔(312)两侧的分流孔(311)的数量相等,所述中部分流孔(312)两侧的分流孔(311)相对于所述中部分流孔(312)一一对称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组件还包括预设封边(32),所述预设封边(32)设置在所述换热器(10)的第二端;所述预设封边(32)上设置有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分布的多个连通孔(321);每个所述流道(11)与一个所述连通孔(321)相对应,以使每个所述流道(11)的第二端与相应的所述连通孔(321)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连通孔(321)包括中部连通孔(32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组件还包括两个第一封边(30)和两个第二封边(20),所述两个第一封边(30)分别为所述分流件(31)和预设封边(32),所述预设封边(32)设置在所述换热器(10)的第二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在相互连接的一个所述第二封边(20)和一个所述第一封边(30)中,其中一个上设置有凸出部(21),另一个上设置有凹槽(33),所述凸出部(21)卡设在所述凹槽(33)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12.一种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叠置的多个换热器组件,每个所述换热器组件均为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组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两个所述换热器组件分别为上层换热器组件(101)和下层换热器组件(102),所述上层换热器组件(101)的换热器(1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分布方向与所述下层换热器组件(102)的换热器(1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分布方向垂直。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换热器组件及换热结构,换热器组件包括换热器和分流件,换热器具有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换热器具有沿第二方向分布的多个流道,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每个流道的两端均分别贯穿换热器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以使流体介质自换热器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在多个流道内流动;分流件设置在换热器的第一端,分流件上设置有沿第二方向间隔分布的多个分流孔;每个流道与一个分流孔相对应,以使每个流道的第一端与相应的分流孔连通。本申请的换热器组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板翅式换热器的流量分配不均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杜帅华,马腾飞,杨瑞琦
受?;さ募际跏褂谜撸?/b>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8
技术公布日:2024/4/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
imtoken助记词怎么填-imtoken钱包没有收益-imtoken矿工费太贵了-im钱包官网:token.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