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856637发布日期:2024-05-07 19:30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空调,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1、随着空调技术的发展,一些空调器的导风板会被设置为能够实现出风口的全闭合,进而避免空调器表面形成较大的缝隙,提高空调器的外观性。同时,在导风板可以将出风口全闭合的基础上,为了使得导风板还可以在制冷是时将冷风往上导以及在制热时将热风往下导,现有的一些方案是先通过推动机构将导风板推出,再通过转动机构来实现导风板的转动;还有一些方案是增设另一个导风板,该增设的导风板单独转动以实现冷风上导热风下导的导风效果。

2、然而以上方案在结构上比较复杂,都需要设置两个驱动电机,且导风时,风道或出风口内距离导风板较远的位置处的气流不能被有效导向,进而不仅成本较高,导风效果也不够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器,以解决现有空调器内可实现出风口全闭合的导风板成本较高且导风效果也不够好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出的空调器包括机体和导风板,所述机体内设有风道,所述风道在所述机体的表面形成有出风口,所述导风板包括外侧导风板和多层内侧导风板;所述外侧导风板与所述机体转动连接,以使所述导风板在关闭状态、上吹状态和下吹状态之间切换;多层所述内侧导风板相对于所述外侧导风板固定设置而能够跟随所述外侧导风板运动。

3、当所述导风板处于所述关闭状态时,所述外侧导风板位于完全覆盖所述出风口的位置,多层所述内侧导风板均位于所述风道内;当所述导风板处于所述上吹状态时,所述外侧导风板位于打开所述出风口的位置,多层所述内侧导风板沿所述机体的高度方向间隔排布,且多层所述内侧导风板分别引导气流上吹或沿所述风道的风道壁向前吹;当所述导风板处于所述下吹状态时,所述外侧导风板位于打开所述出风口的位置,多层所述内侧导风板沿所述出风口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且多层所述内侧导风板分别向所述机体的下侧延伸。

4、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上吹状态包括第一上吹状态,当所述导风板处于所述第一上吹状态时,多层所述内侧导风板与所述风道壁大体平行,且至少部分所述内侧导风板延伸至所述出风口外。

5、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风道壁包括间隔相对的上壁和下壁,多层所述内侧导风板包括第一内侧导风板和第二内侧导风板;当所述导风板处于所述第一上吹状态时,所述第一内侧导风板比所述第二内侧导风板更靠近所述上壁,且所述第一内侧导风板与所述上壁大体平行;所述第二内侧导风板与所述下壁大体平行,且所述第二内侧导风板延伸至所述出风口外。

6、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下壁呈弧形延伸,所述第二内侧导风板呈弧形延伸,且所述第二内侧导风板的曲率与所述下壁的曲率相同设置。

7、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当所述导风板处于所述第一上吹状态时,所述第二内侧导风板伸出所述出风口的部分的长度大于其位于所述风道内的部分的长度。

8、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当所述导风板处于所述第一上吹状态时,所述外侧导风板位于第一打开角度;所述上吹状态还包括第二上吹状态,当所述导风板处于所述第二上吹状态时,所述外侧导风板位于第二打开角度,所述第二打开角度小于所述第一打开角度,并且在所述机体的高度方向上,所述外侧导风板上的任意位置均不高于所述出风口的下边缘。

9、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当所述导风板处于所述上吹状态或所述下吹状态时,至少部分所述内侧导风板伸出所述出风口,且在位置上越靠近所述出风口的下边缘的内侧导风板,其伸出所述出风口的长度越长。

10、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当所述导风板处于所述下吹状态时,至少部分所述内侧导风板自所述出风口向所述机体的下侧延伸。

11、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外侧导风板上还设有连接曲臂,所述外侧导风板通过所述连接曲臂与所述机体转动连接,多层所述内侧导风板均与所述连接曲臂固定连接。

12、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侧导风板和所述第二内侧导风板之间还连接有多个第一加强板,多个所述第一加强板沿所述第一内侧导风板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所述第二内侧导风板和所述外侧导风板之间还连接有多个第二加强板,多个所述第二加强板沿所述第二内侧导风板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在所述第二内侧导风板的长度方向上,多个所述第一加强板和多个第二加强板之间交错排布。

13、本申请提供的空调器通过使导风板包括外侧导风板和多层内侧导风板,其中外侧导风板与空调器的机体转动连接,以能够打开和关闭出风口,并且外侧导风板能够在关闭出风口时将出风口完全覆盖,进而能够实现出风口的全闭合。而多层内侧导风板则相对于外侧导风板固定而能够随外侧导风板运动,如此便只需要采用一个电机来驱动外侧导风板即可,进而降低了成本。

14、并且,当导风板处于上吹状态时,多层内侧导风板沿机体的高度方向间隔排布并分别引导气流上吹或沿风道壁往前吹,也即多层内侧导风板可以分别对风道或出风口内不同位置处的气流进行导向,如此可以减小风道或出风口内的气流与导风板之间的最大间距,进而更加有效地对各个位置处的气流进行导向,提高向上导风时的导风效果。

15、另外,当导风板处于下吹状态时,多层内侧导风板沿所述出风口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并分别向所述机体的下侧延伸,如此可以增大导风板的压风面积和压风量,进而将更多的出风往下压,提高向下导风时的导风效果。

16、因此,在本申请提供的空调器只需要采用一个电机来驱动导风板,即可实现导风板在关闭出风口时对出风口的全闭合,并且在能够实现出风口全闭合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更好的到导风效果,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空调器内可实现出风口全闭合的导风板成本较高且导风效果也不够好的技术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吹状态包括第一上吹状态,当所述导风板处于所述第一上吹状态时,多层所述内侧导风板与所述风道壁大体平行,且至少部分所述内侧导风板延伸至所述出风口外。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壁包括间隔相对的上壁和下壁,多层所述内侧导风板包括第一内侧导风板和第二内侧导风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壁呈弧形延伸,所述第二内侧导风板呈弧形延伸,且所述第二内侧导风板的曲率与所述下壁的曲率相同设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导风板处于所述第一上吹状态时,所述第二内侧导风板伸出所述出风口的部分的长度大于其位于所述风道内的部分的长度。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导风板处于所述第一上吹状态时,所述外侧导风板位于第一打开角度;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导风板处于所述上吹状态或所述下吹状态时,至少部分所述内侧导风板伸出所述出风口,且在位置上越靠近所述出风口的下边缘的内侧导风板,其伸出所述出风口的长度越长。

8.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导风板处于所述下吹状态时,至少部分所述内侧导风板自所述出风口向所述机体的下侧延伸。

9.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导风板上还设有连接曲臂,所述外侧导风板通过所述连接曲臂与所述机体转动连接,多层所述内侧导风板均与所述连接曲臂固定连接。

10.如权利要求3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侧导风板和所述第二内侧导风板之间还连接有多个第一加强板,多个所述第一加强板沿所述第一内侧导风板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机体和导风板,机体内设有风道,风道在机体的表面形成有出风口,导风板包括外侧导风板和多层内侧导风板;外侧导风板与机体转动连接,多层内侧导风板相对于外侧导风板固定设置。关闭状态时,外侧导风板完全覆盖出风口,多层内侧导风板均位于风道内;上吹状态时,外侧导风板打开出风口,多层内侧导风板沿机体的高度方向间隔排布且分别引导气流上吹或沿风道的风道壁向前吹;下吹状态时,外侧导风板位于打开出风口的位置,多层内侧导风板沿出风口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且分别向机体的下侧延伸。本申请提供的空调器能够解决现有空调器内可实现出风口全闭合的导风板成本较高且导风效果也不够好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王天春,张勇,杨林
受?;さ募际跏褂谜撸?/b>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08
技术公布日:2024/5/6
imtoken助记词怎么填-imtoken钱包没有收益-imtoken矿工费太贵了-im钱包官网:token.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