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动物常压低氧实验动物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849阅读:10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小动物常压低氧实验动物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动物低氧实验的装置,尤其是一种小动物常压低氧实验动物舱。
背景技术
在小动物常压低氧实验中,可制备肺内低氧动物模型。肺内低氧是临床上普遍存 在的现象,任何原因引起的阻塞性肺通气功能障碍性疾病都可引起肺内低氧,现在用于小 动物低氧模型制备的装置大多是低压氧舱,即模拟高原低气压低氧的状态。如图5所示, 实验动物处于低氧舱中8,外界空气通过进气调节阀6调节进入低氧舱8内的气流量,抽气 泵9不断从低氧舱8内抽出空气,只要调节流入和抽出气体流量就可控制低氧舱8内的气 压,气压表3监控舱内气压。这种装置的优点是直接利用空气流量的进出来控制舱内低氧, 只要通过调节低氧舱内空气压力于一定值就可维持舱内氧气在一定的浓度,但这种装置的 制作需要较大的成本,使用过程中要连续开启抽气泵,耗电量大、同时产生较大的噪声,影 响动物正常的生理活动过程。该低氧舱只适合模拟高原低氧状态制备高原缺氧动物模型, 不适合正常海拔水平的常压低氧动物模型的制备,故急切需要设计一种常压低氧实验动物 舱。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既 节省人工又节省材料的小动物常压低氧实验动物舱。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小动物常压低氧实验动物舱,包括低氧舱罩、底座,所述低氧舱罩密封安装在 所述底座上,所述低氧舱罩顶部设有多个进气通气孔,所述低氧舱罩两侧底部设有排气通 气孔。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低氧舱罩顶部设有五个均勻分布的进气通气孔。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底座下方设有支撑底座的支脚。采用上述结构,通过流入通气孔给常压低氧舱连续通以低氧气体,经过低氧舱排 气通气孔连续排出气体,能保证低氧舱内维持所设定的低氧气体并保持正常大气压状态, 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常压低氧环境。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不需要电动抽气泵,节省大量的电 耗并保持安静无噪音状态,排除了噪音对实验动物正常生理活动的干扰。特别是能模拟正 常情况下肺内低氧状态,为低氧性肺损伤模型的制备提供了较好的实验设备。综上所述,本 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新颖,操作便捷,有益效果显著,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001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图5为原有低压氧舱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2、3、4、5中1—低氧舱罩、2—底座、3—进气通气孔、4—排气通气孔、 5-支脚、6—进气调节阀、7—气压表、8—低压氧舱、9一抽气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小动物常压低氧实验动物舱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4所示,一种小动物常压低氧实验动物舱,包括低氧舱罩1、底座2,所述 低氧舱罩1密封安装在所述底座2上,所述低氧舱罩1顶部设有多个进气通气孔3,所述低 氧舱罩1两侧底部设有排气通气孔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低氧舱罩1顶部设有五个均勻分布的进气通气孔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底座2下方设有支撑底座2的支脚5。所述低氧舱罩1和底座2构成常压低氧实验动物舱,底座2和低氧舱罩1均由透 明有机玻璃制作,常压低氧实验动物舱底座2由两层有机玻璃胶合而成,低氧舱罩1顶部有 五个低氧气体流入的进气通气孔3,进气通气孔3在低氧舱罩1上呈均勻分布,所述低氧舱 罩1长X宽X高=60 X 45 X 30cm,进气通气口 3的直径为1cm,进气通气孔3与橡皮管、 氧气瓶相连,向低氧舱罩1内通以低氧气体;低氧舱罩1两对应侧壁下部设有排气通气孔 4,低氧舱罩1内气体可以通过排气通气孔4排出。采用这种方式不需要电动抽气泵,节省 大量的电耗并保持安静无噪音状态,排除了噪音对实验动物正常生理活动的干扰,特别是 能模拟正常情况下肺内低氧状态,为低氧性肺损伤模型的制备提供了较好的实验设备,综 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新颖,操作便捷,有益效果显著,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权利要求一种小动物常压低氧实验动物舱,包括低氧舱罩(1)、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氧舱罩(1)密封安装在所述底座(2)上,所述低氧舱罩(1)顶部设有多个进气通气孔(3),所述低氧舱罩(1)两侧底部设有排气通气孔(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动物常压低氧实验动物舱,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氧舱罩(1) 顶部设有五个均勻分布的进气通气孔(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小动物常压低氧实验动物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 下方设有支撑底座(2)的支脚(5)。
专利摘要一种小动物常压低氧实验动物舱,包括低氧舱罩、底座,所述低氧舱罩密封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低氧舱罩顶部设有多个进气通气孔,所述低氧舱罩两侧底部设有排气通气孔,所述低氧舱罩顶部五个进气通气孔均匀分布,所述底座下方设有支撑底座的支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新颖,操作便捷,有益效果显著,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文档编号A61G10/02GK201586158SQ201020301569
公开日2010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26日
发明者罗自强, 许建平 申请人:中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
imtoken助记词怎么填-imtoken钱包没有收益-imtoken矿工费太贵了-im钱包官网:token.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