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摆放鞋子的设备的操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115806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用于摆放鞋子的设备的操作方法与制造工艺

本发明涉及辅助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用于摆放鞋子的设备的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人口老龄化的国家,而且,中国不仅是老龄化人口绝对数最多的国家,还是世界上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未来20至40年中国的老龄化将越来越严重。由于老年人行动不便以及都会或多或少患上一些老年疾病,所以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几十年内中国不仅需要增强老年人的护理服务,还需要提高辅助医疗器械。最基础的辅助医疗器械就是助行器,助行器是一类辅助人体支撑体重,保持平衡和行走的工具,助行器可以让腿脚不方便的老人或病人通过器械的支撑达到能够自理的目的,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外出散步。助行器包括助行杖和助行架,助行架主要针对下肢单侧无力或截瘫、广泛地软弱或虚弱的病人,如老年性骨关节炎、股骨骨折、多发性硬化、帕金森病等,这类病导致全身或者双下肢肌力协调性差,助行架还可以帮助长期卧床或患病的老年人活动和建立行走的自信心。

传统的助行架的支架相互之间是固定的,助行架上还挂有输液架、饭盒、购物栏等辅助用品,虽然目的是方便病人日常生活和护理,但对病人来说,这些辅助用品都增加了助行架的重量反而增加了病人手臂的负荷,病人在使用助行架行走时,是必须先抬起助行架往前放置一段距离再移动自己的身体靠近助行架以达到有支撑的移动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传统助行架的缺陷,提供用于摆放鞋子的设备的操作方法,解决传统助行架在移动时需要病人将助行架抬起并向前移动一小段距离再移动自己的身体从而对手臂产生较大负荷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用于摆放鞋子的设备的操作方法,(A)病人使用一只手撑住一边支架的扶手段,身体重心往所撑住的支架上稍微倾斜;

(B)另一只手抓住另一边支架的扶手段并往前移动该支架,被病人撑住的支架起到支撑病人身体重量的作用,病人只花费少量的力气去向前移动另一只手所握住的支架,所述支架向前移动后落地,此时,该支架作为新的支撑支架以支撑病人的身体,这时病人将身体的重心倾向该支架;

(C)再向前移动之前作为支撑身体的支架,通过重复的支撑和移动支架达到向前移动的目的;上述步骤中两个镜面对称的支架,所述支架沿病人前进方向依次分为前支撑杆、扶手段和后支撑杆三部分,所述前支撑杆上设置有转动套筒,所述转动套筒外侧固定有连杆,所述连杆连接两个前支撑杆上的转动套筒,连杆与水平面平行,转动套筒与前支撑杆之间设置有转动轴承,沿前支撑杆在转动套筒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挡块,在前支撑杆和后支撑杆之间固定设置有与水平面平行的加固杆,扶手段设置有扶手套,所述扶手套上设置有靠近前支撑杆的扶手挡板。现有技术中,助行架的支架相互之间是固定的,病人在使用助行架行走时,必须先抬起助行架往前放置一段距离,之后再移动自己的身体靠近助行架以达到有支撑的移动的目的,由于使用助行架的都是老年人或者病人,本身行动就不便利,如果再让其每走一步都需要抬动助行架,这将限制他们的行动能力,可能走一段距离就得休息很长时间甚至根本走不了几步,助行架也就失去了意义。另外,有一些改进型的助行架上还挂有输液架、饭盒、购物栏等辅助用品,虽然目的是方便病人日常生活和护理,但对病人来说,这些辅助用品都增加了助行架的重量反而增加了病人手臂的负荷,使其行动更加困难。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改变传统助行架的行走方式,通过设置在前支撑杆上的转动套筒以及固定在转动套筒之间的连杆使病人在移动时不需要再提起整个助行架,而是首先一只手撑住一边支架的扶手段,身体重心往所撑住的支架上稍微倾斜,另一只手抓住另一边支架的扶手段并往前移动,由于设置有转动套筒和转动轴承,支架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再固定,而是能够发生变化,被病人撑住的支架起到支撑病人身体重量的作用,病人只需要花费少量的力气移动另一只手的支架,所述支架向前移动后,落地并作为新的支撑支架以支撑病人的身体,这时病人将身体的重心倾向该支架,再向前移动之前作为支撑身体的支架以达到向前移动的目的。由于连杆使固定在转动套筒上的,此机械结构只能使病人缓慢地移动两个支架,即前支撑杆与连杆的夹角会保持在90±20°,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固定在转动套筒上的连杆会拉扯两个支架,因此该结构不仅?;ち瞬∪说陌踩?,而且非常牢固,加在转动套筒上方和下方的两个挡块使转动套筒不会滑落和错位,起着让连杆始终保持与水平面平行的作用。与传统的助行架相比,本装置改变了病人的行走方式,使得病人不再需要提起整个助行架,减轻了病人手臂的负荷,增加了病人使用本装置的时间,同时,由于本装置不需要再提起助行架,所以允许助行架上可以增加一些辅助用品例如输液架、购物篮等等,丰富了病人的生活。另外,扶手段上设置了扶手套,避免了病人的手掌直接同金属材质的支架直接接触,夏季时病人手心容易出汗导致抓不住扶手段,冬季时金属材质的支架长时间处于冰冷状态,不利于病人扶住,扶手段上靠近前支撑杆的一端设置有扶手挡板,扶手挡板避免病人在使用助行架向前移动时手向前滑。

进一步地,所述连杆设置有两根,其中,一根位于加固杆上方,另一根位于加固杆下方。通过实践发现,设置两根连杆不仅作为护栏起到了?;げ∪说淖饔?,还使得支架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另外,若连杆数量大于两根,则因为增重了助行架而给病人的手臂增加负担。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三部分之间连接处为圆角。连接处设置成圆角起到?;げ∪说淖饔?。

进一步地,所述扶手段与水平面平行,扶手段与前支撑杆的夹角为90至105°,扶手段与后支撑杆的夹角为90至135°。通过实践发现,通过上述设置不仅能够使助行架各部分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还能最大程度的方便病人移动,使病人在移动中不会发生侧翻或者支撑不住的现象。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加固杆、连杆和转动套筒均由铝合金制成。铝合金不仅拥有足够的强度作为支撑,而且质量较一般的金属轻,使得病人能够更加轻松地使用助行架。

进一步地,所述挡块由橡胶制成??梢圆捎美缍』鸾?、硅橡胶等材质制成,减少挡块与转动套筒之间的摩擦,降低挡块与转动套筒之间的摩擦声音。

进一步地,所述扶手套由丁腈橡胶制成,扶手套上设置有若干凸起物,所述扶手挡板的外径为扶手套外径的1.2至2倍。丁腈橡胶耐油性、耐磨性、耐热性较好,相对摩擦力足够使病人在握住扶手套时手掌和扶手套之间不会发生明显的相对移动,丁腈橡胶材质较软,给病人舒适感。扶手套上设置的若干凸起物也是为了防止病人抓不牢扶手,通过实践发现,当扶手挡板的外径为扶手套外径的1.2至2倍时,可以在避免手在助行架向前移动的过程中向前滑动的前提下,节省丁腈橡胶的用量,降低助行架的重量。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进型的助行架,通过设置在前支撑杆上的转动套筒以及固定在转动套筒之间的连杆使病人在移动时不需要再提起整个助行架;

2、本发明在转动套筒上固定有连杆,此机械结构只能使病人缓慢地移动两个支架,即前支撑杆与连杆的夹角会保持在90±20°,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固定在转动套筒上的连杆会拉扯两个支架,因此该结构不仅?;ち瞬∪说陌踩?,而且非常牢固;

3、本发明通过实践发现,设置两根连杆能够在实现助行架最轻化的基础上,不仅作为护栏起到了?;げ∪说淖饔?,还使得支架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

4、本发明通过在扶手段上设计扶手套,增加了手掌与扶手套之间的摩擦力,既保证了病人的安全也使得病人感到舒适。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挡块,2-连杆,3-支架,4-加固杆,5-转动套筒,6-扶手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A)病人使用一只手撑住一边支架3的扶手段,身体重心往所撑住的支架3上稍微倾斜;(B)另一只手抓住另一边支架3的扶手段并往前移动该支架3,被病人撑住的支架3起到支撑病人身体重量的作用,病人只花费少量的力气去向前移动另一只手所握住的支架3,所述支架3向前移动后落地,此时,该支架3作为新的支撑支架3以支撑病人的身体,这时病人将身体的重心倾向该支架3;(C)再向前移动之前作为支撑身体的支架3,通过重复的支撑和移动支架3达到向前移动的目的;上述步骤中两个镜面对称的支架3,所述支架3沿病人前进方向依次分为前支撑杆、扶手段和后支撑杆三部分,所述前支撑杆上设置有转动套筒5,所述转动套筒5外侧固定有连杆2,所述连杆2连接两个前支撑杆上的转动套筒5,连杆2与水平面平行,转动套筒5与前支撑杆之间设置有转动轴承,沿前支撑杆在转动套筒5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挡块1,在前支撑杆和后支撑杆之间固定设置有与水平面平行的加固杆4,扶手段设置有扶手套6,所述扶手套6上设置有靠近前支撑杆的扶手挡板。连杆2设置有两根,其中,一根位于加固杆4上方,另一根位于加固杆4下方。支架3三部分之间连接处为圆角。扶手段与水平面平行,扶手段与前支撑杆的夹角为90至105°,扶手段与后支撑杆的夹角为90至135°。支架3、加固杆4、连杆2和转动套筒5均由铝合金制成。挡块1由橡胶制成。扶手套6由丁腈橡胶制成,扶手套6上设置有若干凸起物,所述扶手挡板的外径为扶手套6外径的1.2至2倍。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进型的助行架,通过设置在前支撑杆上的转动套筒5以及固定在转动套筒5之间的连杆2使病人在移动时不需要再提起整个助行架。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し段?,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し段е?。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
imtoken助记词怎么填-imtoken钱包没有收益-imtoken矿工费太贵了-im钱包官网:token.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