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二级减压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29065阅读:13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二级减压箱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医用二级减压箱。



背景技术:

氧气减压装置是现代医疗中必不可少的设备,减压的目的就是将管道压力控制在一定的压力范围之内,如将用于病房的氧气压力控制在0.3~0.5Mpa左右,将用于高压氧舱的压力控制在0.6~0.8Mpa左右,而从汇流排或液氧罐输出的压力一般在0.8~1.0Mpa左右。授权公告号为CN202605473U公开了一种“氧气二级减压箱”,其结构是通过将进气管道分支成两个减压管道,并在每个减压管道上均设置节流阀进行流量调控,从而起到缓冲管道压力的作用,但是这种氧气二级减压箱的缺陷在于:由于仅采用节流阀进行节流控制,当进气管道的输入压力波动较大时,容易影响减压管道中节流阀的节流精度,导致减压效果不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减压箱整体工作性能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减压效果较好、工作性能稳定可靠的医用二级减压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医用二级减压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进气管道、出气管道、第一减压管道及第二减压管道,所述第一减压管道及所述第二减压管道的输入端均与所述进气管道连通,所述第一减压管道及所述第二减压管道的输出端均与所述出气管道连通,所述第一减压管道上设置有第一节流阀,所述第二减压管道上设置有第二节流阀;

所述第一减压管道上还设置有第一减压阀,所述第一减压阀位于所述第一减压管道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节流阀之间,所述第二减压管道上还设置有第二减压阀,所述第二减压阀位于所述第二减压管道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节流阀之间;所述第一减压阀与所述第二减压阀的构造相同;

所述第一减压阀包括阀体、分别与所述阀体配合连接的底盖和顶盖,所述阀体设有进气口、出气口以及阀口,所述进气口通过所述阀口与所述出气口连通,所述阀体内且与所述阀口相对应处设有阀芯,所述阀芯与所述底盖之间抵设有第一弹簧,所述阀体与所述顶盖之间设有膜片,所述膜片上固定设有膜片座,所述膜片座上套设有弹性橡胶垫,所述弹性橡胶垫与所述膜片之间依次设有压套和托盘,所述膜片座通过阀杆与所述阀芯连接,所述膜片与所述阀体之间形成阀腔,所述阀腔与所述出气口之间设有通孔,所述顶盖内设有弹簧座,所述膜片与所述弹簧座之间抵设有第二弹簧,所述顶盖外套设有手轮,所述手轮与所述弹簧座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道上设有第一氧气压力表,所述出气管道上设有第二氧气压力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减压管道上还设有第一截止阀和第二截止阀,所述第一截止阀位于所述第一减压管道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减压阀之间,所述第二截止阀位于所述第一节流阀与所述第一减压管道的输出端之间;所述第二减压管道上还设有第三截止阀和第四截止阀,所述第三截止阀位于所述第二减压管道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减压阀之间,所述第四截止阀位于所述第二节流阀与所述第二减压管道的输出端之间;所述第一截止阀、所述第二截止阀、所述第三截止阀及所述第四截止阀的构造均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节流阀与所述第二节流阀的构造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医用二级减压箱,通过在第一减压管道上设置第一减压阀,使第一减压阀位于第一减压管道的输入端与第一节流阀之间,在第二减压管道上设置第二减压阀,使第二减压阀位于第二减压管道的输入端与第二节流阀之间,当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由进气管道进入第一减压管道(或第二减压管道)的氧气先经过第一减压阀(或第二减压阀),使第一减压管道(或第二减压管道)中的氧气控制到稳定状态,然后再经第一节流阀(或第二节流阀)进行节流控制,从而有效消除了因进气管道的输入压力波动而造成的不利影响,提高了节流精度,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减压效果更好,工作性能更为稳定可靠。本实用新型结构设置简单合理,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减压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1和图2中:

1、箱体;2、进气管道;21、第一氧气压力表;3、出气管道;31、第二氧气压力表;4、第一减压管道;5、第二减压管道;6、第一节流阀;7、第二节流阀;8、第一减压阀;81、阀体;811、进气口;812、出气口;813、阀口;82、底盖;83、顶盖;84、阀芯;85、第一弹簧;86、膜片;87、膜片座;88、弹性橡胶垫;89、压套;90、托盘;91、阀杆;92、阀腔;93、通孔;94、弹簧座;95、第二弹簧;96、手轮;9、第二减压阀;10、第一截止阀;11、第二截止阀;12、第三截止阀;13、第四截止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医用二级减压箱,包括箱体1,箱体1内设有进气管道2、出气管道3、第一减压管道4及第二减压管道5,为了便于医护人员观察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进气压力和出气压力,进气管道2上设有第一氧气压力表21,出气管道3上设有第二氧气压力表31,第一减压管道4及第二减压管道5的输入端均与进气管道2连通,第一减压管道4及第二减压管道5的输出端均与出气管道3连通,第一减压管道4上设置有第一节流阀6,第二减压管道5上设置有第二节流阀7,第一节流阀6与第二节流阀7的构造相同。

第一减压管道4上还设置有第一减压阀8,第一减压阀8位于第一减压管道4的输入端与第一节流阀6之间,第二减压管道5上还设置有第二减压阀9,第二减压阀9位于第二减压管道5的输入端与第二节流阀7之间。

当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由进气管道2进入第一减压管道4(或第二减压管道5)的氧气先经过第一减压阀8(或第二减压阀9),使第一减压管道4(或第二减压管道5)中的氧气控制到稳定状态,然后再经第一节流阀6(或第二节流阀7)进行节流控制,从而有效消除了因进气管道2的输入压力波动而造成的不利影响,提高了节流精度,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减压效果更好,工作性能更为稳定可靠。

具体地说,第一减压阀8与第二减压阀9的构造相同,本实施例以第一减压阀8的结构为例进行说明,第一减压阀8包括阀体81、分别与阀体81配合连接的底盖82和顶盖83,阀体81设有进气口811、出气口812以及阀口813,进气口811通过阀口813与出气口812连通,阀体81内且与阀口813相对应处设有阀芯84,阀芯84与底盖82之间抵设有第一弹簧85,阀体81与顶盖83之间设有膜片86,膜片86上固定设有膜片座87,膜片座87上套设有弹性橡胶垫88,弹性橡胶垫88与膜片86之间依次设有压套89和托盘90,膜片座87通过阀杆91与阀芯84连接,膜片86与阀体81之间形成阀腔92,阀腔92与出气口812之间设有通孔93,顶盖83内设有弹簧座94,膜片86与弹簧座94之间抵设有第二弹簧95,顶盖83外套设有手轮96,手轮96与弹簧座94配合连接。

第一减压阀8在使用时,先通过旋转手轮96使弹簧座94向下移动,迫使第二弹簧95压缩并给予膜片86以及膜片座87一个向下的作用力,膜片座87通过阀杆91推动阀芯84向下移动,阀口813开启,进气口811和出气口812之间连通,第一减压管道4内的气体依次经进气口811及阀口813流至出气口812时,有一部分气体经通孔93进入阀腔92内,当出气口812内压力较高时,阀腔92内的气体内将膜片86上压,使得阀芯84在第一弹簧85的作用下上移,此时出气口812内压力减??;当出气口812内压力较低时,阀芯84在第二弹簧95的压力作用下再次随膜片86下移,从而调节出气口812气体压力。由弹性橡胶垫88、压套89和托盘90组成了减震组件,当膜片86受气体压强产生振动时,膜片86将压力经托盘90和压套89传至弹性橡胶垫88,弹性橡胶垫88将此压力吸收并消除,提高了压力调节的效果。

第一减压管道4上还设有第一截止阀10和第二截止阀11,第一截止阀10位于第一减压管道4的输入端与第一减压阀8之间,第二截止阀11位于第一节流阀6与第一减压管道4的输出端之间;第二减压管道5上还设有第三截止阀12和第四截止阀13,第三截止阀12位于第二减压管道5的输入端与第二减压阀9之间,第四截止阀13位于第二节流阀7与第二减压管道5的输出端之间;第一截止阀10、第二截止阀11、第三截止阀12及第四截止阀13的构造均相同。通过设置第一截止阀10、第二截止阀11、第三截止阀12及第四截止阀13,能够有效实现对相应减压管道的开启和关闭功能,进一步保证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
imtoken助记词怎么填-imtoken钱包没有收益-imtoken矿工费太贵了-im钱包官网:token.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