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承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901782发布日期:2024-05-09 21:45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用承重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用承重结构,具体为一种建筑用承重结构。


背景技术:

1、建筑用承重结构是指建筑物中用于承受和传递荷载的主要构件或构造系统。它们承担着建筑物的自重、使用荷载以及外部荷载(例如风荷载、地震荷载等)的作用,使得建筑物能够稳定地存在且安全使用。建筑用承重结构需要具备一定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以确保建筑物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常见的建筑用承重结构包括:梁:梁是一种承受和传递楼板或屋顶荷载的水平构件,通常位于楼层之间或在墙体上。梁主要通过弯曲和剪切来承载荷载。柱:柱是一种垂直的承载构件,通过承受梁、楼板或屋顶荷载,将荷载传递到地基上。柱通常具有较大的竖向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夯∈浅兄亟峁沟南虏拷峁?,它通过承载和传递上部结构的荷载,将荷载分散到地基土壤中?;〉纳杓坪褪┕ば枰悸堑鼗寥赖某性啬芰徒ㄖ锏暮稍卮?。

2、经检索,公开号为cn21585819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节能环保的建筑用承重结构,包括横梁和竖梁,竖梁设在横梁顶端,横梁与竖梁之间呈垂直分布,横梁底端固定连接有对接块,对接块底端固定连接有灌注管,灌注管侧壁开设有贯穿的灌注孔,横梁顶端开设有对接孔,竖梁顶端开设有安装槽,横梁安装在安装槽内,竖梁顶端开设有对接槽,对接块与对接槽内侧匹配,横梁顶部开设有灌注腔,灌注腔与对接槽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横梁与竖梁的连接处设置加强块,可对横梁与竖梁的连接处提供有效的支撑作用,定位杆经过通孔插接进定位孔内,螺杆安装进螺孔内,可使横梁与竖梁不易发生错位,保障横梁与竖梁连接的精确性。

3、上述实用新型不能够对建筑用的承重结构进行高低位置上的调节,大多采用的承重结构往往是长度一定,并且不能够对承重机构进行锁死,从而会导致在使用过程中承重机构滑落,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用承重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技术不能够对建筑用的承重结构进行高低位置上的调节,大多采用的承重结构往往是长度一定,并且不能够对承重机构进行锁死,从而会导致在使用过程中承重机构滑落,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用承重结构,包括支撑柱,支撑柱内部设有活动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设有若干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设有限位活动板,所述限位活动板一侧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外侧设有弹簧,所述限位板两侧设有若干调节杆。

3、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由若干独立的六边形杆状结构组成,所述活动支撑柱两端与支撑柱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支撑柱位于支撑柱中段区域。

4、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板与支撑柱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调节杆两端与限位板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与调节杆形成回字形结构,包覆在支撑柱外表面。

5、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活动板两端与限位板活动连接,所述限位杆两端与限位板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包裹在限位杆外弧面。

6、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两端设有套接环,所述支撑柱上端的套接环顶面设有顶板,所述顶板下端设有若干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另一端设有支撑连接座,所述支撑连接座与套接环固定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下端的套接环底面设有底板,所述底板顶面两端与支撑连接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连接座与支撑杆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杆另一端与连接块活动连接,所述连接块与套接环固定连接。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用于的建筑用承重结构装置的整体结构,能够对建筑用的承重结构进行高低位置上的调节,并且能够对承重机构进行锁死,避免在使用过程中承重机构滑落,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的问题。使用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直接将支撑结构放置在建筑时需要支撑承重的位置,通过调节支撑柱内部的活动支撑柱至合适的高度时,此时便可以滑动限位板在支撑柱上的位置,将限位板底端滑动到下端活动支撑柱与支撑柱的接口处,此时向内调节收缩调节杆的长度,使得限位板的内壁能够贴合到活动支撑柱的外弧面位置即可,这时便可以调节限位活动板,使限位活动板拉伸到限位活动板上端的限位板顶端贴合到支撑柱与活动支撑柱接口处即可,在限位活动板进行伸缩的过程中,限位杆也会同步进行延展运动,限位板以及限位活动板和限位杆能够对延伸的承重机构进行限位固定的作用,维持机构的稳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用承重结构,包括支撑柱(1),其特征在于:支撑柱(1)内部设有活动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1)上设有若干限位板(9),所述限位板(9)上设有限位活动板(10),所述限位活动板(10)一侧设有限位杆(11),所述限位杆(11)外侧设有弹簧(12),所述限位板(9)两侧设有若干调节杆(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承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由若干独立的六边形杆状结构组成,所述活动支撑柱(2)两端与支撑柱(1)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支撑柱(2)位于支撑柱(1)中段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用承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9)与支撑柱(1)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调节杆(13)两端与限位板(9)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9)与调节杆(13)形成回字形结构,包覆在支撑柱(1)外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用承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活动板(10)两端与限位板(9)活动连接,所述限位杆(11)两端与限位板(9)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2)包裹在限位杆(11)外弧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用承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两端设有套接环(3),所述支撑柱上端的套接环(3)顶面设有顶板(5),所述顶板(5)下端设有若干连接块(8),所述连接块(8)上设有支撑杆(7),所述支撑杆(7)另一端设有支撑连接座(6),所述支撑连接座(6)与套接环(3)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用承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下端的套接环(3)底面设有底板(4),所述底板(4)顶面两端与支撑连接座(6)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连接座(6)与支撑杆(7)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杆(7)另一端与连接块(8)活动连接,所述连接块(8)与套接环(3)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建筑用承重结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建筑用承重结构,包括支撑柱,支撑柱内部设有活动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设有若干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设有限位活动板,所述限位活动板一侧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外侧设有弹簧,所述限位板两侧设有若干调节杆。本技术滑动限位板在支撑柱上的位置,将限位板底端滑动到下端活动支撑柱与支撑柱的接口处,向内调节收缩调节杆的长度,使得限位板的内壁能够贴合到活动支撑柱的外弧面位置即可,调节限位活动板,使限位活动板拉伸到限位活动板上端的限位板顶端贴合到支撑柱与活动支撑柱接口处即可,限位杆也会同步进行延展运动,限位板以及限位活动板和限位杆对延伸的承重机构进行限位固定的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汤佰昌,龚滨
受?;さ募际跏褂谜撸?/b>弘磊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09
技术公布日:2024/5/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
imtoken助记词怎么填-imtoken钱包没有收益-imtoken矿工费太贵了-im钱包官网:token.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