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77506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源转换开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电器,是对现有自动转换开关电器安装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用于监控电源电路,并能够将一个或多个负载电路从一个电源自动转换至另一个电源。目前常用的自动转换开关电器通常包括壳体、底板、分别控制常用、备用电源的两个电源执行开关、一个以电机或电磁铁为动力源并且具有联锁功能的操作机构。两个电源执行开关分别包括基座、以及安装在基座中的触头机构、传动机构、负载接线端子和电源接线端子,触头机构的一端与负载接线端子相配合,触头机构的另一端与电源接线端子相配合,传动机构与触头机构机械连接,工作时从操作机构获得驱动力,驱动触头机构动作,最终使动静触头完成分断或闭合操作。操作机构固定在底板上,两个电源执行开关分别固定安装在底板上并位于操作机构的两侧,且其上的擒纵分别与两侧的电源执行开关相连接, 壳体与底板相固定且设置在上述两个电源执行开关及操作机构的外部,从而将两个电源执行开关和操作机构容纳在壳体和底板构成的容腔中。由于产品功能的不同,控制器的结构也有所差异,目前自动转换开关电器常采用控制器与其他组件相互分离设置的分体式结构,通过连接件与电源执行开关及操作机构相连接。缺点在于1.这种排布的结构形式会使得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外形尺寸大,特别是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宽度尺寸,较大的宽度尺寸会造成电气柜安装的困难,也造成了材料的浪费。2.由于将两个电源执行开关分设在操作机构两侧,具有两个负载端,每个负载端均需要连接负载,既造成了用户接线的繁琐,又降低了可靠性。目前,也有将两个电源执行开关的负载端通过联结板进行短接,再提供一组负载接线的形式,该方式虽然解决了上一种方式的弊端,但较大距离的联结板也造成了铜材的大量浪费,同时由于额外进行的外部短接,造成自动转换开关电器尺寸加大,同样造成了电气柜安装的困难。3.控制器与其他组件相互分离设置的分体式结构不仅影响了自动转换开关的美观,而且一旦负载电路改变或控制器出现故障而需要将其进行更换,则操作过程就会相当繁琐。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外形尺寸小,方便电气柜的安装,且接线简便,可靠性高,节约材料,控制器的操作显示单元安装灵活的自动转换开关电器。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完成的,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电器,包括第一电源执行开关、第二电源执行开关,所述的第一电源执行开关包括第一负载端接线端子、第一传动机构、第一触头机构,所述的第一负载端接线端子与第一触头机构的一端相配合,所述的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储能机构、第一驱动机构,第一储能机构和第一驱动机构机械连接,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一触头机构机械连接;所述的第二电源执行开关包括第二负载端接线端子、第二传动机构、第二触头机构,所述的第二负载端接线端子与第二触头机构的一端相配合, 所述的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第二储能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二储能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机械连接,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二触头机构机械连接,其特点是所述的第二电源执行开关与所述的第一电源执行开关呈彼此面对面上下层叠式设置,同时使所述的第一储能机构与所述的第二储能机构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负载端接线端子与第二负载端接线端子之间通过增设的连接件实现电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电源执行开关还包括第一基座、第一盖,第一基座和第一盖相固定,所述的第一触头机构和第一负载端接线端子共同容纳在由第一基座和第一盖构成的容腔中;所述的第二电源执行开关还包括第二基座、第二盖,第二基座和第二盖相固定,所述的第二触头机构和第一负载端接线端子共同容纳在由第二基座和第二盖构成的容腔中;所述的第一盖和第二盖相固定,所述的第一传动机构和所述的第二传动机构共同容纳在由第一盖和第二盖构成的容腔中。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自动转换开关电器还包括底板、 操作机构、控制器,所述的第一电源执行开关固定在底板上,第二电源执行开关叠加在第一电源执行开关的上方,所述的操作机构固定在底板上,且位于第一电源执行开关、第二电源执行开关的一侧,该操作机构分别与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的控制器包括操作显示单元和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固定在底板上并且与操作显示单元实现电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自动转换开关电器还包括辅助触头,该辅助触头固定在所述的第一电源执行开关、第二电源执行开关上且相对于所述操作机构的另一侧。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自动转换开关电器还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固定在第二电源执行开关的上表面。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操作显示单元固定在壳体上。在本实用新型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传动机构还包括第一连接齿轮,所述的第二传动机构还包括第二连接齿轮;与此相对应地,在所述的操作机构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一连接齿轮相啮合而实现传动连接的第一传动齿轮、以及用于与第二连接齿轮相啮合而现实传动连接的第二传动齿轮。在本实用新型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盖的中部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传动机构的第一容腔,所述第二盖的中部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二传动机构的第
二容腔。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盖的侧部形成有用于供所述第二传动机构上的第二连接齿轮探出于第二盖外的第二开口。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后,具有的有益效果首先,第一、第二电源执行开关采用上下层叠式设置,整体结构紧凑,美观,并缩小了外形尺寸;其次,控制常用、备用电源的第一、第二电源执行开关的负载端在转换开关内部通过增设的连接件短接完成后,只向用户提供唯一的负载接线端子,简化了用户的接线过程,提高了可靠性;再,制造成本低, 并可大幅降低原材料特别是铜材的使用;控制器的操作显示单元的多种安装方式,灵活多变,可满足多种不同的安装要求。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壳体的平面分解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传动机构的平面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二传动机构的平面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电源执行开关的平面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操作机构的平面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电源执行开关的立体分解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二电源执行开关的立体分解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操作显示单元和壳体的立体结构图。图11为图10的后视立体结构图。图中1.底板;2.第一电源执行开关、21.第一负载端接线端子、22.第一传动机构、221.第一储能机构、222.第一驱动机构、223.第一连接齿轮、224.安装板、23.第一触头机构、24.第一基座、25.第一盖、251.第一容腔、26.第一电源接线开口、27.第一负载接线开口 ;3.第二电源执行开关、31.第二负载端接线端子、32.第二传动机构、321.第二储能机构、322.第二驱动机构、323.第二连接齿轮、33.第二触头机构、34.第二盖、341.第二容腔、342.第二开口、35.第二基座、36.第二电源接线开口 ;4.壳体、41.第一壳体、411.卡脚、42.第二壳体、421.通孔、43.紧固装置、431.弹性圆弧面;5.控制器、51.操作显示单元、52.控制单元、53.接头;6.操作机构、61.第一传动齿轮、62.第二传动齿轮;7.辅助触头;8.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畴。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和图10,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电器,包括底板1、第一电源执行开关2、第二电源执行开关3、壳体4、控制器5、操作机构6、 辅助触头7和连接件8。所述第一电源执行开关2包括第一负载端接线端子21、第一传动机构22、第一触头机构23、第一基座M、第一盖25,第一负载端接线端子21与第一触头机构23的一端相配合,第一传动机构22包括第一储能机构221和第一驱动机构222,第一储能机构221和第一驱动机构222机械连接,第一驱动机构222和第一触头机构23机械连接,第一盖25中部开设有第一容腔251。所述第二电源执行开关3包括第二负载端接线端子31、第二传动机构32、第二触头机构33、第二基座35、第二盖34,第二负载端接线端子31 与第二触头机构33的一端相配合,第二传动机构32包括第二储能机构321和第二驱动机构322,第二储能机构321和第二驱动机构322机械连接,第二驱动机构322和第二触头机构33机械连接,第二盖34中部开设有第二容腔341,侧部开设有第二开口 342。请继续参阅图4、图6、图8,所述的连接件8的材质通常采用铜材,所述第一负载端接线端子21与连接件8的一端通过螺钉相固定,第一负载端接线端子21与第一触头机构23相配合,上述部件安装完毕后,安装到第一基座M中,将第一盖25与第一基座M相固定,然后将第一传动机构22的第一驱动机构221连接到第一触头机构23上,第一储能机构221连接到第一驱动机构222的一端,第一盖25中部的第一容腔251用于容纳所述的第一传动机构22。请继续参阅图5、图6和图9,所述第二负载端接线端子31与连接件8的另一端通过螺钉相固定,第二负载端接线端子31与第二触头机构33相配合,上述部件安装完毕后, 安装到第二盖34中,将第二基座35与第二盖34相固定,第二传动机构32的第二驱动机构 322连接到第二触头机构33的下部,第二储能机构321连接到第二驱动机构322的一端,第二盖34中部的第二容腔341用于容纳所述的第二传动机构32,第二传动机构32上的第二连接齿轮321从第二底座34侧部的第二开口 342出探出第二盖34外。当第一电源执行开关2与第二电源执行开关3完成上下层叠安装后,由第一盖25 中部的第一容腔251和第二盖34中部的第二容腔341构成的容腔同时容配第一传动机构 22和第二传动机构32,并且使第一储能机构221和第二储能机构321位于同一水平面内。请继续参阅图1、图2和图6,第一电源执行开关2的前端设有供用户连接电源的第一电源接线开口 26,后端设有供用户接负载的第一负载接线开口 27,由于第一负载端接线端子21通过连接件8与第二负载端接线端子31实现了电连接,因此,在第二电源执行开关3的前端设有供用户连接电源的第二电源接线开口 36,而第二电源执行开关3的后端不再设置供用户连接负载的第二负载接线开口。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转换开关电器提供常用电源接线端、备用电源接线端,同时提供唯一负载接线端,这种形式的接线端方便和简化了用户的接线操作,提高了可靠性和工作效率。第一电源执行开关2和第二电源执行开关3的负载接线端连接是通过连接件8来实现的,结构简单、连接距离短,并且在第一、第二电源执行开关2、3的内部完成连接,整体结构紧凑。请继续参阅图1、图2、图7,所述的操作机构6固定在底板1上,位于第一、第二电源执行开关2、3的一侧,并通过第一传动机构22上的安装板2M与第一电源执行开关2固定连接在一起。操作机构6包括第一传动齿轮61和第二传动齿轮62,分别与第一传动机构 22的探出于第一盖25侧面的第一连接齿轮223和第二传动机构32的探出于第二开口 342 的第二连接齿轮323相啮合。所述的辅助触头7固定在第一、第二电源执行开关2、3的相对于操作机构6的另一侧。请参阅图2、图10、图11,所述的控制器5包括操作显示单元51和控制单元52,控制单元52固定在底板1上并位于操作机构6的前端,控制单元52通过内部控制线与操作显示单元51电连接。所述的壳体4包括第一壳体41和第二壳体42,操作显示单元51通过紧固装置43的两个弹性圆弧面431抵靠住第一壳体41的底面上,使得操作显示单元51与第一壳体41之间实现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的第一壳体41上延设有多个卡脚411,所述的第二壳体42上开设有与多个卡脚411相对应的多个通孔421,通过卡脚411和通孔421的嵌配而实现第一壳体41与第二壳体42之间的可拆卸式连接。请继续参阅图2、图10、图11,若需要将操作显示单元51实现面板式安装,则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将图中虚线框部分(如图2所示)一同露出柜门安装,这样的安装方式方便了手动操作;另一种形式是将操作显示单元51经紧固装置43后拆离自动转换开关电器本体,而置于柜门,再由紧固装置43抵靠柜门,使操作显示单元51牢固的与柜门安装在一起, 并由控制线将操作显示单元51和控制单元52的接头53相连接,成为传统转换开关装置的安装形式??杉?,本专利提供的方案与传统的形式相比,具有同一操作显示单元多种形式、 灵活安装的特点,同时外形也更加简洁、大方。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电器,包括第一电源执行开关O)、第二电源执行开关(3),所述的第一电源执行开关( 包括第一负载端接线端子(21)、第一传动机构(22)、第一触头机构(23),所述的第一负载端接线端子与第一触头机构03)的一端相配合,所述的第一传动机构02)包括第一储能机构021)、第一驱动机构022),第一储能机构(221)和第一驱动机构(22 机械连接,第一驱动机构(22 和第一触头机构机械连接;所述的第二电源执行开关(3)包括第二负载端接线端子(31)、第二传动机构(32)、第二触头机构 (33),所述的第二负载端接线端子(31)与第二触头机构(3 的一端相配合,所述的第二传动机构(32)包括第二储能机构(321)、第二驱动机构(322),第二储能机构(321)和第二驱动机构(322)机械连接,第二驱动机构(322)和第二触头机构(33)机械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电源执行开关C3)与所述的第一电源执行开关( 呈彼此面对面上下层叠式设置,且使所述的第一储能机构021)与所述的第二储能机构(321)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转换开关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负载端接线端子(21)与第二负载端接线端子(31)之间通过增设的连接件(8)实现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转换开关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电源执行开关 (2)还包括第一基座(M)、第一盖(25),第一基座04)和第一盖0 相固定,所述的第一触头机构03)和第一负载端接线端子共同容纳在由第一基座04)和第一盖05)构成的容腔中;所述的第二电源执行开关C3)还包括第二基座(35)、第二盖(34),第二基座 (35)和第二盖(34)相固定,所述的第二触头机构(3 和第一负载端接线端子(31)共同容纳在由第二基座(3 和第二盖(34)构成的容腔中;所述的第一盖0 和第二盖(34)相固定,所述的第一传动机构02)和所述的第二传动机构(32)共同容纳在由第一盖05)和第二盖(34)构成的容腔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转换开关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转换开关电器还包括底板⑴、操作机构(6)、控制器(5),所述的第一电源执行开关⑵固定在底板⑴上, 第二电源执行开关(3)叠加在第一电源执行开关的上方,所述的操作机构(6)固定在底板(1)上,且位于第一电源执行开关0)、第二电源执行开关(3)的一侧,该操作机构(6) 分别与第一传动机构0 和第二传动机构(3 传动连接;所述的控制器( 包括操作显示单元(51)和控制单元(52),控制单元(5 固定在底板(1)上并且与操作显示单元(51) 实现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转换开关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转换开关电器还包括辅助触头(7),该辅助触头(7)固定在所述的第一电源执行开关0)、第二电源执行开关(3)上且相对于所述操作机构(6)的另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转换开关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转换开关电器还包括壳体G),所述的壳体固定在第二电源执行开关(3)的上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转换开关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显示单元(51)固定在壳体⑷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自动转换开关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传动机构(22)还包括第一连接齿轮023),所述的第二传动机构(3 还包括第二连接齿轮(323); 与此相对应地,在所述的操作机构(6)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一连接齿轮(223)相啮合而实现传动连接的第一传动齿轮(61)、以及用于与第二连接齿轮(32 相啮合而现实传动连接的第二传动齿轮(62)。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转换开关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05)的中部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传动机构02)的第一容腔051),所述第二盖(34)的中部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二传动机构(32)的第二容腔(341)。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转换开关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34)的侧部形成有用于供所述第二传动机构(3 上的第二连接齿轮(32 探出于第二盖(34)外的第二开口(342)。
专利摘要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电器,属于电源转换开关技术领域。包括第一、第二电源执行开关,第一电源执行开关包括第一负载端接线端子、第一传动机构、第一触头机构,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储能机构、第一驱动机构;第二电源执行开关包括第二负载端接线端子、第二传动机构、第二触头机构,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第二储能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其特点是第二电源执行开关与第一电源执行开关呈彼此面对面上下层叠式设置,且使所述的第一储能机构与所述的第二储能机构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优点整体结构紧凑,外形尺寸??;简化了用户的接线过程,提高了可靠性;制造成本低;控制器的操作显示单元的多种安装方式,灵活多变,可满足多种不同的安装要求。
文档编号H01H3/30GK202110973SQ201120115648
公开日2012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0日
发明者丁晓辉, 周振忠, 管瑞良 申请人: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
imtoken助记词怎么填-imtoken钱包没有收益-imtoken矿工费太贵了-im钱包官网:token.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