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透明模式的协议转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7826372发布日期:2024-04-30 17:35阅读:9来源:国知局
基于透明模式的协议转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网络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透明模式的协议转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当前,ipv6网络越来越普及,ipv4网络尚未退出,在一些特定安全场景下,只允许两种类型网络进行单向访问,因此需要对协议进行转换?;诖讼钟械膇pv4与ipv6间协议转换方法主要是通过ipv4地址和ipv6地址转换协议,其中,转换协议所使用到的ipv4地址和ipv6地址需要预先设置在路由设备中,因此,现有的协议转换方法需要具体以下条件:第一、需要依赖基于路由模式运行的路由设备,第二、需要在路由设备中的设置ipv4地址和ipv6地址。由此可知,现有技术仅适用于路由模式中,而无法适用于透明模式中,其中,透明模式中不具备基于路由模式运行的路由设备,此外,现有技术需要消耗额外的ip地址配置协议转换所需的ipv4地址和ipv6地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透明模式的协议转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用以在不需要消耗额外的ip地址配置协议转换所需的ipv4地址和ipv6地址、且可适用于透明模式这前提下,实现协议转换。

2、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透明模式的协议转换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基于透明模式运行的网络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

3、创建数据流转换表,其中,所述数据流转换表包括正向流数据表项和反向流数据表项,所述正向流数据表项记录第一源ip地址、第一目的ip地址、第二源ip地址和第二目的ip地址,所述反向数据表项记录第三源ip地址、第三目的ip地址、第四源ip地址和第四目的ip地址,所述正向流数据表项用于将ipv6协议转换为ipv4协议,所述正向流数据表项用于将ipv4协议转换为ipv6协议;

4、设置所述第一源ip地址和所述第一目的ip地址;

5、确定转换地址,其中,所述转换地址为ipv4地址;

6、将所述第二源ip地址设置为所述转换地址,和确定所述第二目的ip地址;

7、将所述第三源ip地址设置为所述第二目的ip地址和将所述第三目的ip地址设置为所述第二源ip地址;

8、将所述第四源ip地址设置为所述第一目的ip地址和将所述第四目的ip地址设置为所述第一源ip地址;

9、当接收到目标数据包时,基于所述数据流转换表转换所述目标数据包的报文协议。

10、本技术通过创建数据流转换表,其中,所述数据流转换表包括正向流数据表项和反向流数据表项,所述正向流数据表项记录第一源ip地址、第一目的ip地址、第二源ip地址和第二目的ip地址,所述反向数据表项记录第三源ip地址、第三目的ip地址、第四源ip地址和第四目的ip地址,所述正向流数据表项用于将ipv6协议转换为ipv4协议,所述正向流数据表项用于将ipv4协议转换为ipv6协议,进而能够设置所述第一源ip地址和所述第一目的ip地址、确定转换地址,其中,所述转换地址为ipv4地址,进而能够将所述第二源ip地址设置为所述转换地址,和确定所述第二目的ip地址、将所述第三源ip地址设置为所述第二目的ip地址和将所述第三目的ip地址设置为所述第二源ip地址、将所述第四源ip地址设置为所述第一目的ip地址和将所述第四目的ip地址设置为所述第一源ip地址,从而当接收到目标数据包时,基于所述数据流转换表转换所述目标数据包的报文协议,最终完成协议转换,?;さハ蛲ㄐ磐缰械钠渲幸徊嗖皇芰硪徊嗤绻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够需要依赖基于路由模式运行的路由设备,且不需要消耗额外的ip地址配置协议转换所需的ipv4地址和ipv6地址,即能够适用于基于透明模式运行的网络设备,进而实现网络设备透明无感知接入。

1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设置所述第一源ip地址和所述第一目的ip地址,包括:

12、接收正向数据流首包并提取所述正向数据流首包携带的源ip地址和所述正向数据流首包携带的目的ip地址,其中,所述正向数据流首包携带的源ip地址为ipv6地址,所述正向数据流首包携带的目的ip地址为ipv4地址;

13、将所述第一源ip地址设置为所述正向数据流首包携带的源ip地址;

14、将所述第一目的ip地址设置为所述正向数据流首包携带的目的ip地址。

15、本可选的实施方式通过接收正向数据流首包并提取所述正向数据流首包携带的源ip地址和所述正向数据流首包携带的目的ip地址,其中,所述正向数据流首包携带的源ip地址为ipv6地址,所述正向数据流首包携带的目的ip地址为ipv4地址,进而能够将所述第一源ip地址设置为所述正向数据流首包携带的源ip地址,进而能够将所述第一目的ip地址设置为所述正向数据流首包携带的目的ip地址。

16、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转换地址,包括:

17、基于所述正向数据流首包携带的源ip地址在转换地址池中匹配所述转换地址。

18、本可选的实施方式能够基于所述正向数据流首包携带的源ip地址在转换地址池中匹配所述转换地址。

1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所述第二目的ip地址,包括:

20、确定ip地址后缀,其中,所述ip地址后缀为所述正向数据流首包携带的目的ip地址的后缀;

21、去除所述ip地址后缀,得到所述第二目的ip地址。

22、本可选的实施方式通过确定ip地址后缀,进而能够去除所述正向数据流首包携带的目的ip地址的后缀,以得到第二目的ip地址。

23、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透明模式的协议转换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基于透明模式运行的网络设备中,所述装置包括:

24、创建???,用于创建数据流转换表,其中,所述数据流转换表包括正向流数据表项和反向流数据表项,所述正向流数据表项记录第一源ip地址、第一目的ip地址、第二源ip地址和第二目的ip地址,所述反向数据表项记录第三源ip地址、第三目的ip地址、第四源ip地址和第四目的ip地址,所述正向流数据表项用于将ipv6协议转换为ipv4协议,所述正向流数据表项用于将ipv4协议转换为ipv6协议;

25、第一设置???,用于设置所述第一源ip地址和所述第一目的ip地址;

26、确定???,用于确定转换地址,其中,所述转换地址为ipv4地址;

27、第二设置???,用于将所述第二源ip地址设置为所述转换地址,和确定所述第二目的ip地址;

28、第三设置???,用于将所述第三源ip地址设置为所述第二目的ip地址和将所述第三目的ip地址设置为所述第二源ip地址;

29、第四设置???,用于将所述第四源ip地址设置为所述第一目的ip地址和将所述第四目的ip地址设置为所述第一源ip地址;

30、转换???,用于当接收到目标数据包时,基于所述数据流转换表转换所述目标数据包的报文协议。

31、本技术通过创建数据流转换表,其中,所述数据流转换表包括正向流数据表项和反向流数据表项,所述正向流数据表项记录第一源ip地址、第一目的ip地址、第二源ip地址和第二目的ip地址,所述反向数据表项记录第三源ip地址、第三目的ip地址、第四源ip地址和第四目的ip地址,所述正向流数据表项用于将ipv6协议转换为ipv4协议,所述正向流数据表项用于将ipv4协议转换为ipv6协议,进而能够设置所述第一源ip地址和所述第一目的ip地址、确定转换地址,其中,所述转换地址为ipv4地址,进而能够将所述第二源ip地址设置为所述转换地址,和确定所述第二目的ip地址、将所述第三源ip地址设置为所述第二目的ip地址和将所述第三目的ip地址设置为所述第二源ip地址、将所述第四源ip地址设置为所述第一目的ip地址和将所述第四目的ip地址设置为所述第一源ip地址,从而当接收到目标数据包时,基于所述数据流转换表转换所述目标数据包的报文协议,最终完成协议转换,?;さハ蛲ㄐ磐缰械钠渲幸徊嗖皇芰硪徊嗤绻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够需要依赖基于路由模式运行的路由设备,且不需要消耗额外的ip地址配置协议转换所需的ipv4地址和ipv6地址,即能够适用于基于透明模式运行的网络设备,进而实现网络设备透明无感知接入。

3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设置??樯柚盟龅谝辉磇p地址和所述第一目的ip地址的具体方式为:

33、接收正向数据流首包并提取所述正向数据流首包携带的源ip地址和所述正向数据流首包携带的目的ip地址,其中,所述正向数据流首包携带的源ip地址为ipv6地址,所述正向数据流首包携带的目的ip地址为ipv4地址;

34、将所述第一源ip地址设置为所述正向数据流首包携带的源ip地址;

35、将所述第一目的ip地址设置为所述正向数据流首包携带的目的ip地址。

36、本可选的实施方式通过接收正向数据流首包并提取所述正向数据流首包携带的源ip地址和所述正向数据流首包携带的目的ip地址,其中,所述正向数据流首包携带的源ip地址为ipv6地址,所述正向数据流首包携带的目的ip地址为ipv4地址,进而能够将所述第一源ip地址设置为所述正向数据流首包携带的源ip地址,进而能够将所述第一目的ip地址设置为所述正向数据流首包携带的目的ip地址。

3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槿范ㄗ坏刂返木咛宸绞轿?/p>

38、基于所述正向数据流首包携带的源ip地址在转换地址池中匹配所述转换地址。

39、本可选的实施方式能够基于所述正向数据流首包携带的源ip地址在转换地址池中匹配所述转换地址。

4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设置??槿范ㄋ龅诙康膇p地址的具体方式为:

41、确定ip地址后缀,其中,所述ip地址后缀为所述正向数据流首包携带的目的ip地址的后缀;

42、去除所述ip地址后缀,得到所述第二目的ip地址。

43、本可选的实施方式通过确定ip地址后缀,进而能够去除所述正向数据流首包携带的目的ip地址的后缀,以得到第二目的ip地址。

44、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45、处理器;以及

46、存储器,配置用于存储机器可读指令,所述指令在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所述的基于透明模式的协议转换方法。

47、本技术的电子设备通过执行基于透明模式的协议转换方法,能够创建数据流转换表,其中,所述数据流转换表包括正向流数据表项和反向流数据表项,所述正向流数据表项记录第一源ip地址、第一目的ip地址、第二源ip地址和第二目的ip地址,所述反向数据表项记录第三源ip地址、第三目的ip地址、第四源ip地址和第四目的ip地址,所述正向流数据表项用于将ipv6协议转换为ipv4协议,所述正向流数据表项用于将ipv4协议转换为ipv6协议,进而能够设置所述第一源ip地址和所述第一目的ip地址、确定转换地址,其中,所述转换地址为ipv4地址,进而能够将所述第二源ip地址设置为所述转换地址,和确定所述第二目的ip地址、将所述第三源ip地址设置为所述第二目的ip地址和将所述第三目的ip地址设置为所述第二源ip地址、将所述第四源ip地址设置为所述第一目的ip地址和将所述第四目的ip地址设置为所述第一源ip地址,从而当接收到目标数据包时,基于所述数据流转换表转换所述目标数据包的报文协议,最终完成协议转换,?;さハ蛲ㄐ磐缰械钠渲幸徊嗖皇芰硪徊嗤绻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够需要依赖基于路由模式运行的路由设备,且不需要消耗额外的ip地址配置协议转换所需的ipv4地址和ipv6地址,即能够适用于基于透明模式运行的网络设备,进而实现网络设备透明无感知接入。

48、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如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所述的基于透明模式的协议转换方法。

49、本技术的存储介质通过执行基于透明模式的协议转换方法,能够创建数据流转换表,其中,所述数据流转换表包括正向流数据表项和反向流数据表项,所述正向流数据表项记录第一源ip地址、第一目的ip地址、第二源ip地址和第二目的ip地址,所述反向数据表项记录第三源ip地址、第三目的ip地址、第四源ip地址和第四目的ip地址,所述正向流数据表项用于将ipv6协议转换为ipv4协议,所述正向流数据表项用于将ipv4协议转换为ipv6协议,进而能够设置所述第一源ip地址和所述第一目的ip地址、确定转换地址,其中,所述转换地址为ipv4地址,进而能够将所述第二源ip地址设置为所述转换地址,和确定所述第二目的ip地址、将所述第三源ip地址设置为所述第二目的ip地址和将所述第三目的ip地址设置为所述第二源ip地址、将所述第四源ip地址设置为所述第一目的ip地址和将所述第四目的ip地址设置为所述第一源ip地址,从而当接收到目标数据包时,基于所述数据流转换表转换所述目标数据包的报文协议,最终完成协议转换,?;さハ蛲ㄐ磐缰械钠渲幸徊嗖皇芰硪徊嗤绻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够需要依赖基于路由模式运行的路由设备,且不需要消耗额外的ip地址配置协议转换所需的ipv4地址和ipv6地址,即能够适用于基于透明模式运行的网络设备,进而实现网络设备透明无感知接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
imtoken助记词怎么填-imtoken钱包没有收益-imtoken矿工费太贵了-im钱包官网:token.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