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装螺旋桨桨壳组件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843665发布日期:2024-05-07 19:17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装螺旋桨桨壳组件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装,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安装螺旋桨桨壳组件的装置。


背景技术:

1、螺旋桨是旋翼飞机动力机械中的关键部件,桨壳组件是螺旋桨中的重要零件,它由桨壳、桨套、变距套筒、滑油管、桨套螺母、夹紧箍等重要零件以及封严圈、锁紧片、螺钉、螺母等标准件组成,零部件数量达到23种。由于装配的零件很多,以及每一种零件装配时都有不同的技术要求,所以桨壳组件的装配非常重要,它的装配性能好坏,将直接影响螺旋桨产品的质量、效能。而传统桨壳组装时并没有专门的辅助工装,完全需要人工转动桨壳的安装方向,造成工人操作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并且很难保证桨壳组件装配后的装配要求,并且通过检索还未发现关于螺旋桨桨壳组件装配工装的报导。

2、因此,如何提供一种不仅能够提高桨壳组件的装配质量,而且装夹方便,操作简单,大大提高桨壳组件装配效率的安装螺旋桨桨壳组件的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仅能够提高桨壳组件的装配质量,而且装夹方便,操作简单,大大提高桨壳组件装配效率的安装螺旋桨桨壳组件。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安装螺旋桨桨壳组件的装置,包括:

4、固定支撑架;

5、活动支撑轴,所述活动支撑轴与所述固定支撑架可拆卸连接,以实现所述活动支撑轴水平或竖向放置,所述活动支撑轴上靠近其一端的位置一体成型有定位分度盘,所述定位分度盘的外周均布开设有多个定位分度孔;

6、转盘,所述转盘穿设在所述活动支撑轴的一端上,且所述转盘的外周面上设有可伸缩定位件组件,所述可伸缩定位件组件与所述定位分度孔插接;

7、端齿盘,所述端齿盘与所述转盘固定连接,所述端齿盘远离所述转盘的一侧面为定位端齿面,所述定位端齿面与桨壳侧面上的端齿啮合连接,且所述端齿盘与所述桨壳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8、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提供了一种安装螺旋桨桨壳组件的装置,在组装桨壳初始时,活动支撑轴水平放置,将桨壳上的端齿与端齿盘上的定位端齿面紧密啮合,以便于桨壳在端齿盘上定心定位准确,便于螺栓的穿设,之后然后使用螺栓将桨壳和端齿盘进行固定,并使桨壳上的第一个桨袖的袖口朝上,然后按照工艺规程将桨套、桨套螺母、夹紧箍、锁紧片依次装配到第一个桨袖的袖口中,并保证各零件装配要求。当装配完第一个桨袖的上的零件后,将可伸缩定位组件从当前的定位分度孔中拔出,将转盘向上转动一定角度,同时,端齿盘连同桨壳也向上转动相同的角度,此时桨壳上的第二个桨袖的袖口朝上,按照工艺规程将第二个桨袖的零件进行装配,以此类推,直至完成多个桨袖上的零件装配。之后,将活动支撑轴竖向放置,使桨壳上的滑油管安装孔朝上设置,然后按照工艺规程将变距套筒组件、滑油管组件等依次装配到桨壳上的滑油管安装孔中,并保证各零件装配要求。因此,本发明的安装螺旋桨桨壳组件的装置,可以辅助工人完成桨壳组件的快速装配,且操作简单,装配效率高。

9、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支撑轴靠近其另一端的位置上水平间隔开设有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

10、所述固定支撑架包括:

11、固定支撑台;

12、固定耳板,所述固定耳板为间隔布置的两个,且其底端均与所述固定支撑台顶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支撑轴另一端穿设在两个所述固定耳板之间,每个所述固定耳板上均开设有呈三角形布置的第一限位孔、第二限位孔、第三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孔和所述第三限位孔位于同一竖向平面上,所述第二限位孔位于水平面上;

13、当所述活动支撑轴水平放置时,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孔上穿设有第一定位插杆,两个所述第二限位孔和所述第一定位孔上穿设有第二定位插杆,两个所述第三限位孔上穿设有第三定位插杆,所述活动支撑轴限位在所述第一定位插杆和所述第三定位插杆之间;

14、当所述活动支撑轴竖向放置时,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孔和所述第一定位孔上穿设有所述第一定位插杆,两个所述第二限位孔上穿设有所述第二定位插杆,两个所述第三限位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上穿设有所述第三定位插杆。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相应的定位插杆、限位孔、和定位孔的配合,即可实现活动支撑轴水平和竖向放置的两个状态的相互转换,从而满足了桨壳组件上不同零部件对桨壳不同放置状态的装配需求。并且,需要状态转换时,只需将相应的定位插杆插到或拔出相应的孔位即可,操作简单,大大提高了装配效率。并且,当活动支撑轴水平放置时,第一定位插杆和第三定位插杆可对活动支撑轴进行上下方向的限位,避免活动支撑轴因其一端上的桨壳组件的重量而导致另一端部发生翘起的现象,从而保证桨壳组件的正常装配。

16、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防止所述活动支撑轴倾斜的挡块,所述挡块通过第一螺钉固定在两个所述固定耳板之间的顶部一侧面上,所述挡块与所述活动支撑轴另一端同侧布置,所述活动支撑轴限位在所述第二定位插杆和所述挡块之间。

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当活动支撑轴竖向放置时,第二定位插杆和挡块可对活动支撑轴进行左右方向的限位,可防止活动支撑轴连带桨壳发生倾斜现象,保证桨袖的袖口始终朝上,便于桨壳组件的装配。

18、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支撑轴上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之间的位置开设有中心定位孔,两个所述固定耳板上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孔和所述第三限位孔之间的位置均开设有中心通孔,所述中心定位孔与所述第一限位孔位于同一竖向平面,所述中心定位孔与所述第二限位孔位于同一水平面,中心轴螺栓一端依次穿设其中一个所述中心通孔、所述中心定位孔、另一个所述中心通孔,所述中心轴螺栓尾端上螺接有锁紧螺母。

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当需要调整活动支撑轴为竖向状态时,首先将锁紧螺母拧松,然后将定位插杆拔出,使活动支撑轴绕中心轴螺栓向上转动90°,再将定位插杆插到相应的孔位上,然后拧紧锁紧螺帽,将活动支撑轴与固定耳板紧固即可。因此,中心轴螺栓的设置,使得活动支撑轴可绕其转动,便于工人转动活动支撑轴,操作既简单又省力。

20、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支撑轴包括:

21、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置于两个所述固定耳板之间,且所述连接轴上分别开设有所述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孔和所述中心定位孔,所述连接轴的两个相对侧面为防转平面,两个所述防转平面分别与两个所述固定耳板的内侧面接触,所述连接轴一端与所述定位分度盘一侧面一体连接;

22、插接轴,所述插接轴一端与所述定位分度盘另一侧面一体连接,所述插接轴另一端与所述转盘上开设的中心插接孔插接。

2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防转平面的设置,可防止活动支撑轴相对固定耳板发生转动,保证活动支撑轴的稳定性,从而利于桨壳组件的安装。

24、进一步的,所述转盘包括:

25、转盘本体,所述转盘本体通过其上的所述中心插接孔与所述插接轴另一端插接连接,所述转盘本体一侧一体成型有插接筒,所述定位分度盘插接在所述插接筒中,所述插接筒的外周面上设有所述可伸缩定位件组件,所述转盘本体与所述端齿盘固定连接;

26、端部压盘,所述端部压盘与所述插接筒远离所述转盘本体的筒口通过第二螺钉固定连接,且所述端部压盘内侧面与所述定位分度盘一侧面具有间隙。

2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端部压盘可防止转盘从活动支撑轴上掉落,保证装置使用的安全性。

28、进一步的,所述插接筒的外周面上开设有与所述定位分度孔位置相对应的第一定位孔;

29、所述可伸缩定位件组件包括:

30、盖板,所述盖板固定在所述第一定位孔的孔口上;

31、定位杆,所述定位杆一端固定有定位圆台,所述定位圆台插接在所述定位孔和所述定位分度孔内,所述定位杆另一端穿过所述盖板向外延伸;

32、提拉手柄,所述提拉手柄与所述定位杆另一端可拆卸连接;

33、弹簧,所述弹簧置于所述第一定位孔内,且所述弹簧两端分别抵接在所述定位圆台的顶端面和所述盖板的底端面上。

3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向上拉动提拉手柄,提拉手柄带动定位杆上的定位圆台脱离定位分度孔,弹簧压缩,此时,转盘可旋转;当转盘角度调整好后,松开提拉手柄,在弹簧的作用下,定位杆自动下落,定位圆台重新插入到下一个定位分度孔中,转盘与活动支撑轴固定在一起,此时,转盘不可旋转。因此,通过可伸缩定位件组件的设置,便于转盘和活动支撑轴的快速结合和分离,并且操作简单,大大提高了装配效率。

35、进一步的,所述提拉手柄和所述定位杆另一端通过连接销可拆卸连接。

3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便于提拉手柄和定位杆的快速拆装,易于现场组装和维护。

37、进一步的,所述转盘本体另一侧一体成型有定位插接凸台,所述端齿盘一侧开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定位插接凸台与所述第二定位孔插接,所述转盘本体与所述端齿盘通过第三螺钉固定连接。

3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易于转盘与端齿片的快速定位和拆装,操作简单。

39、进一步的,所述转盘本体与所述端齿盘通过定位销连接。

4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将定位插接凸台插接到第二定位孔后,实现端齿盘与转盘的定心定位,然后安装定位销进行预定位,防止端齿盘转动,然后在安装第三螺钉,从而实现端齿盘和转盘的快速精准装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
imtoken助记词怎么填-imtoken钱包没有收益-imtoken矿工费太贵了-im钱包官网:token.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