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缸往复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79282阅读:8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多缸往复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缸往复泵。
背景技术
传统的往复泵采用动力端和液力端轴向排列,在动力端部分采用曲轴,十字头,中 间杆联接液力端使柱塞作往复运动。由于这些机械机构运动部位较多,又都是面接触和滑 动摩擦,造成运转速度许多限制,在工作中产生大量的热量,因此存在寿命短,效率低,体积 庞大等缺点。为了确保动力端正常运作,必需使用大量的润滑油润滑和冷却各个面传动幅, 这些润滑油是需要经常性更换和添加,因而也造成运作和维护成本以及动力油渗漏造成环 境污染等问题。液力端回复运动依靠弹簧复位,弹簧长时间使用疲劳快,寿命短,弹力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工作时 冲击、脉动小、噪声低、使用寿命长、机械效率高的多缸往复泵。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多缸往复泵,包括泵体,泵体 内设置有动力端组件和液力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端组件包括能在外接动力机构作用下旋转的动力轴,所述动力轴上设 置有主偏心轮,处于主偏心轮上或/和下的动力轴上还设置有副偏心轮;所述液力端组件包括进液管、排液管、液缸、设置在液缸内的柱塞,所述主偏心 轮通过滚动轴承与一中间导向杆的第一端联接,中间导向杆的第一端上设置有回退滚动轴 承,所述副偏心轮通过所述回退滚动轴承与中间导向杆的第一端联接,中间导向杆的第二 端与所述液缸内的柱塞联接,所述进液管的排液口通过进液阀与液缸连通,排液管的进液 口通过排液阀与液缸连通。所述液力端组件可以有两个、三个、四个、五个、六个、七个、八个或更多个,分布在 以所述动力轴为圆心的圆周上。作为改进,所述中间导向杆与所述液缸之间设置有导向用的线性轴承。较好的,所述液力端组件均勻分布在以所述动力轴为圆心、且在动力轴同一径向 的圆周上,并延伸到泵体的侧面,然后通过压盖密封。所述泵体呈圆形或正多边形,泵体的中心位置放置所述动力轴,泵体内的下部盘 绕一圈进液管,泵体内的上部盘绕一圈排液管,进液管的进液口设置在泵体的侧面;排液管 的排液口也设置在泵体的侧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中间导向杆推动柱塞做往复运动时,“推出”由主偏心轮作用,“拉回”由副偏心 轮作用,省缺了传统往复泵上用弹簧回位的方式,可以承受高速往复动作;2、所有动力端和液力端之间的传递使用滚动摩擦,使相互之间的机械接触变成线 接触,当动力端运作时,可以更高效地把动能变成液力端排吸动作,从而使得由动力端产生的热量也大幅降低;3、另外液力端以动力端为中心圆周平均分布排列,可以更加合理使用泵体空间, 使得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双偏心轮驱动的多缸往复泵更加小巧,结构更加紧凑,并且降低制 造成本;4、中间导向杆采用线型滚动轴承导向,产生往复动作,相比传统的十字头方式,径 向精度上大幅提高,使得柱塞和密封填料摩擦更小,寿命更长和渗漏更??;5、进液口安置在泵体的侧面,并透过泵的进液管路和多个进液阀和液缸相通,同 样排液口也安置在泵体的侧面,透过泵体的排液管路和多个出液阀和液缸相通,这样既简 化了进排液管接口,一定程度上进排的液体还可以冷却本来产生热量不多的泵体工作温 度,另外,通过穿梭在泵体内的管路相互阻尼减低液体排出的脉动。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多缸往复泵的剖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多缸往复泵俯视图;图3为图2中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请参阅图1 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多缸往复泵,包括泵体,泵体呈圆形或正多 边形,泵体内设置有动力端组件和液力端组件,其中动力端组件包括能在外接动力机构作用下旋转的动力轴14,动力轴14设置在泵 体的中心位置,外接动力机构可以为电机或其他旋转的动力源;所述动力轴14上设置有主 偏心轮6,处于主偏心轮上或/和下的动力轴14上还设置有副偏心轮15 ;所述液力端组件包括进液管16、排液管13、液缸19、设置在液缸19内的柱塞17, 所述主偏心轮6通过滚动轴承7与一中间导向杆9的第一端联接,中间导向杆9的第一端 上设置有回退滚动轴承8,所述副偏心轮15通过所述回退滚动轴承8与中间导向杆9的第 一端联接,中间导向杆9的第二端与所述液缸19内的柱塞17联接,中间导向杆9与所述液 缸19内壁之间设置有导向用的线性轴承18,所述进液管16的排液口通过进液阀4与液缸 19连通,排液管13的进液口通过排液阀5与液缸19连通;进液管16盘绕在泵体内下部,排液管13盘绕在泵体内上部,进液管16的进液口 2设置在泵体的侧面;排液管13的排液口 1也设置在泵体的侧面。所述液力端组件可以设置多个,本实施例中有六个,均勻分布在以所述动力轴14 为圆心、且在动力轴14同一径向的圆周上,并延伸到泵体的侧面,然后通过压盖10密封。当动力轴14连接电机或其他动力机构旋转时,主偏心轮6通过液动轴承7和中间 导向杆9产生往复运动,在线型轴承18以及进液阀4和排液阀5的作用下,使得柱塞17产 生排液运动。在进液作用时,副偏心轮15通过连接中间导向轩9上的回退滚动轴承8的作用 下,拉回中间导向杆9,在进液阀4和排液阀5的作用下,使得柱塞17产生进液运动。由于此往复幅的径向跳动很小,这样有利于柱塞17有高效的进排液运动。从图3可以清晰看到,主偏心轮轮6连续旋转,柱塞17在主偏心轮6、液动轴承7和中间导向杆9 的作用下,产生往复运动,当柱塞17在往运动幅时,液体在柱塞17推动下,通过排液管13, 在排液口 1排出液力端通道3。当柱塞17在往复运动时,液体通过进液口 2和进液管路16进入液力端通道3。如 此往复就可产生泵送液体的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多缸往复泵安装有六个液缸,在 主偏心轮和副偏心轮的作用下,就可以产生脉动小、流量大的泵送工作。六个液缸均勻分布在以所述动力轴14为圆心、且在动力轴14同一径向的圆周上, 请参阅图2所示,其中各个液力端通道3通过第一接口 11连接排液管13,各个液力端通道 3通过第二接口 12连接进液管16。
权利要求一种多缸往复泵,包括泵体,泵体内设置有动力端组件和液力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端组件包括能在外接动力机构作用下旋转的动力轴,所述动力轴上设置有主偏心轮,处于主偏心轮上或/和下的动力轴上还设置有副偏心轮;所述液力端组件包括进液管、排液管、液缸、设置在液缸内的柱塞,所述主偏心轮通过滚动轴承与一中间导向杆的第一端联接,中间导向杆的第一端上设置有回退滚动轴承,所述副偏心轮通过所述回退滚动轴承与中间导向杆的第一端联接,中间导向杆的第二端与所述液缸内的柱塞联接,所述进液管的排液口通过进液阀与液缸连通,排液管的进液口通过排液阀与液缸连通;所述液力端组件设有多个,分布在以所述动力轴为圆心的圆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缸往复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导向杆与所述液缸内壁之 间设置有导向用的线性轴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多缸往复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力端组件均勻分布在以所述 动力轴为圆心、且在动力轴同一径向的圆周上,并延伸到泵体的侧面,然后通过压盖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多缸往复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 呈圆形或正多边形,泵体的中心位置放置所述动力轴,泵体内的上部盘绕一圈排液管,泵体 内的下部盘绕一圈进液管,进液管的进液口设置在泵体的侧面;排液管的排液口也设置在 泵体的侧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缸往复泵,包括泵体,泵体内设置有动力端组件和液力端组件,其特征在于动力端组件包括能在外接动力机构作用下旋转的动力轴,动力轴上设置有主偏心轮,处于主偏心轮上或/和下的动力轴上还设置有副偏心轮;液力端组件包括进液管、排液管、液缸、设置在液缸内的柱塞,主偏心轮通过滚动轴承与中间导向杆的第一端联接,副偏心轮通过中间导向杆上的回退滚动轴承与中间导向杆的第一端联接,中间导向杆的第二端与液缸内的柱塞联接,进液管的排液口通过进液阀与液缸连通,排液管的进液口通过排液阀与液缸连通;液力端组件设有多个,分布在以动力轴为圆心的圆周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工作时冲击、脉动小、噪声低、使用寿命长、机械效率高。
文档编号F04B1/047GK201705602SQ20102023587
公开日2011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23日
发明者陈明海, 陈英强 申请人:宁波运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
imtoken助记词怎么填-imtoken钱包没有收益-imtoken矿工费太贵了-im钱包官网:token.im